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难胜蜀道,张小公爷催人忙(下)-第2/3页





    这些可都是挣钱的好玩意儿,黔东南那地儿啥情况啊?!

    莫说是现在大明朝了,便是到了清朝甚至民国那真心是苦啊!

    康熙五十年黔东南举人包存斋作《饬黔督教民防止疏》里,是怎么说的?!

    “黔素称土瘠民贫,山多田少,地皆刀耕,民多卉服……”

    这“卉服”什么意思?!直白的说就是拿草编衣服穿啊!

    《尚书?禹贡》原句为“岛夷卉服”,意思就是小岛蛮夷没衣服穿用草编衣服穿。

    “卉服”者,即草编的衣裳。

    而这都已经是到了康熙年间了啊,可想而知在更远的大明朝会是啥状况。

    别说是在清康熙年间了,便是到了清末道光时候那情况也没改善。

    那会儿的黔东南粮道郎宝辰作诗怎么说的?!

    “奉檄千山万壑中,闲来比户验民风。所到无非成瘠土,此间不合有贪官。”

    这尼玛贪官都没法贪啊,可见当时的凄楚程度……

    “其部族民亦是我大明子民啊,需劝其下山、派发良种、指导耕作、兴修水利……”

    却见张小公爷眨巴着那双丹凤桃花,望着这些个粤北商贾们轻声道。

    “至于些许部族头人,则需诸位多加招待劝解……”

    这下粤北商贾们就恍然了,张小公爷让他们做什么啊?!

    是让他们带那些个土鳖部族头人们去花天酒地、去潇洒、去爽歪歪,让他们乐不思蜀。

    这玩意儿玩开了,谁还愿耐在深山里做个吃糠咽菜的土霸王啊?!

    那“黔东南货殖总会馆”成立起来,给他们股子分红让他们潇洒。

    那谁在半途上打劫、谁在做反,可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啊!

    这些部族头人们会怎么干?!那肯定是谁挡我财路,我砍他全家啊!

    到时候让他们把族人都迁徙下山,而他们拿着分红银子则是到这粤北来潇洒潇洒。

    族人们得了实惠能吃饱饭,国朝能更好的管理起来这些族民。

    而他们又能从货殖总会馆那边分红挣钱,若有盗匪做反……

    恐怕第一批嗷嗷叫着要剿灭的,就得是他们罢?!

    商路顺畅走的人多了,这过路费能少收么?!

    那黔东南的物产都收集起来了,自己等人收购出来再贩入食盐、铁锅、耕具……

    如此前后一算,那尼玛银子滚滚来啊!!

    “若是部族首领们肯为国朝出力,那国朝亦非白使唤人的呐……”

    张小公爷那双丹凤桃花笑的眯起,吹弹可破的鹅蛋面儿无比俊秀:“据闻那贼妇米鲁,奇珍不少……”

    “且些许从贼罪过不重,若判苦役则过重。”

    粤北商贾们听得这话不由得一阵好奇,那一些从贼不判苦役怎么处理?!

    “些许妇孺、未犯重罪者不若判作仆役,有粤北货殖总会馆做保者替其缴纳‘罚罪银’。”

    “各按其情,三五两即可领回为仆役三至五年……”

    卧槽!这可就是人牙行子的活儿了啊,但再琢磨这也是个挣钱的路数啊!

    方才大家从卷宗里亦是瞧着了,这黔东南可是个宝地啊。

    奇珍异点儿也不少,只是缺了路途给往外运出来。

    那米鲁既然是能够做大想必手上的好玩意儿不少呢,而且这些粤北商贾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米鲁为何能做大啊?!非是国朝将校全然不能打,实在是不少人收其好处了。

    能派发好处至那些个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等人,都坐视其壮大可见其使出的好处不少啊!

    张小公爷说着,轻叹道:“所以啊,除这筑路股子外便是这黔东南部族头人、使其为国朝征战的银子……”

    “此等于国朝大事、关乎天下安危,我等读书种子、名教子弟怎能坐视!!”

    最先蹦达出来的是洪舟同,这一嗓子吼的边上的粤北商贾们直接吓了一跳!

    却见洪舟同一脸的慷慨激昂,看着似乎就要去英勇就义一般。

    “我七家愿出筑路银子认购一百万两,再出五十万两助国朝平乱!!”

    这话一出口粤北诸商贾便愤怒了,卧槽尼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