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热火朝天心皆定,暗流汹涌怒潮来-第2/3页





    废话!《肥堆叙话集》陈神义可才死逑不久呢,你想做下一家咱可不想啊!

    “让卫所那批人赶紧动起来罢,再拖下去等他们动手什么都晚了!”

    童商的脸色阴晴不定,终究是一顿手中的龙头杖沉声道:“各家山寨、水寨都准备好了?!”

    “成春公放心,我刘家在香樟岛上的四百号人马随时都能动起来!”

    却见得刘伯章这黑胖子恶狠狠的瞪着那三角眼,咬牙切齿的道:“赶紧驱走这玉螭虎罢!”

    “否则,咱们这真没法活了!”

    亦是此时,一个不轻不重的消息突然传来。

    粤北考出去的状元伦文叙回乡祭拜恩师,与师兄甘泉先生湛若水相谈一番。

    而后力邀湛若水甘泉先生到羊城来,准备要开办《粤府时报》。

    一则广传学问、点评时事,二则降低纸本广传帝国时政于地方。

    若是平日里这个消息绝对是炸开了锅的,羊城府的士绅们绝对要往拜会一番。

    可现在大家谁都没有了这个心思,你特么甘泉先生牛批又咋样啊!

    跟劳资有特么一个永乐通宝关系么?!

    现在那玉螭虎结连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一个劲儿的登记户籍、派租官田还拉高工价。

    那是往咱口袋里面抠银子啊,这心哇凉哇凉的。

    谁还有心思管你什么甘泉先生啊!

    于是除了少数的举子、贫困士子,还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来迎接湛甘泉之外。

    那些原本粤北的士绅商贾们居然是一个都看不到,湛甘泉倒是不以为意。

    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吃了顿席面,随后便带着门生挽起袖子开始准备《粤府时报》事宜。

    各州府再次被召集到了布政使司开会,回去后都带着甘泉先生的书信。

    州府县内那些个贫困秀才们都被召集到了一起,随后县老爷们给他们传阅了甘泉先生的书信。

    书信里所说的不多,一方面是勉励他们多读书。

    另一事,则是与他们言道心知他们日用不足之苦。

    是以在与玉螭虎多番交流后,自己将成立《粤府时报》。

    一方面传播学问,让他们可以不必出门便能看到学问。

    另一方面则是玉螭虎提议、布政使司及各州府县协助,予他们“宣谕使”的身份。

    月俸由布政使司开,每月三钱银、二斗梗米。

    这“宣谕使”乃是出自于北宋,只是不常置。

    《宋史·职官志七》有载:“遣各路宣谕使,掌宣谕德意,奏报各地弊政”。

    穷书生们何尝得过这好处啊?!

    顿时那感激的不行,连连给羊城府作揖拜谢。

    有些甚至不住的抹眼角,到底是甘泉先生知道我等贫寒士子的苦楚啊!

    那玉螭虎亦不愧为阁老们夸赞的“天下风云麒麟儿”,当真关照我等贫寒士子哉!

    加之上回科举那首《赠弘治十四年惜别诸学兄》,早已随着归乡举子们传遍了天下。

    那句“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道尽多少士子辛酸泪。

    铸造分司很快的给他们打出一叠叠的钢牌字,上书曰“大明帝国粤北承宣布政使司X州X府X县宣谕使”。

    这使得贫寒秀才们荣誉感爆棚,这尼玛可是官宣的身份啊!

    劳资苦读多年,假假的也算是混到了一个位置了。

    还有月银、梗米可领,可以说又将他们的身份给拔高了一大截。

    一时间这些新任的“宣谕使”们对于布政使司、玉螭虎,及甘泉先生的好感度直接涨满!

    是以,第一批《粤北时报》印刷出来后从州府县领到了《时报》的贫寒举子们马不停蹄的赶回乡里。

    认认真真的别上自己那枚钢章,然后神气无比的召集乡邻开始宣读《时报》。

    为了增加他们的权威性,各州府县官长不辞辛苦的与他们把各地跑了一遍。

    而这一切士绅豪商们一无所觉,或者说他们知道了也觉着无所谓。

    些许穷酸而已,他们能怎么样?!

    即便是那甘泉先生,给个面子拜他一句“甘泉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