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默契-第2/2页





    曹操是地道北方人,对此能不畏惧吗?没有一定的把握,他敢轻易过江吗?四族与六姓,也正是倚重这点,准备借着江东丘陵起伏、河流密布的特点,困住曹军,给予痛击。”

    孙权忽然明白过来,惊喜道:“公瑾的意思是说,四族力主降曹,是为了麻痹曹操,让曹操认为,此时的江东,根本无力抗曹,曹军一旦过江,所到之处,必望风披靡。好让曹操下定决心过江作战。”

    周瑜抚掌笑曰:“正是如此!四族力主抗曹,只见主公着急上火,荆州六姓却毫无动静,显然,这是他们达成的诸多诱曹过江举措中的一环。”

    孙权前后回想,越想越觉得:事实就是如此!

    “四族既然有抗曹之心,何不对我直言,害我多日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周瑜正色道:“这也正是瑜请主公前来的原因。主公身边,鱼龙混杂,极易漏泄消息。四族为大局计,欺瞒主公一时,实属迫不得已。”

    孙权想到孙翊一案,猛的惊出一身冷汗:“还是你公瑾行!一来就解我心结。你放心,接下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前些日子,看着程普、黄盖他们指着四族的鼻子骂,那个痛快。我却只怕撕破脸,强自忍耐。现在好了,既然是做戏,索性往大了做,看我怎么把他们四个老头子骂个狗血淋头。”

    “过犹不及,主公须把握好分寸。”周瑜没想到孙权会出此孩子般使性子的语言,忍笑提醒道。

    “放心,我自有分寸,不会误了大事。”

    从周瑜处获知四族的真实态度,孙权仿佛卸下千斤重担,浑身舒坦。周瑜任务既已完成,惦记着前线军务,便连夜赶回偃月城。

    第二天,孙权迫不及待召集众人,再次商讨对曹策略。这回,孙权一改中立做派,一上来就咄咄逼人,与四族呛在一起。

    四族也有意配合,一改此前不屑一顾,并不理会谩骂的做派,与孙权针锋相对,唇枪舌箭,你来我往,现场火药味十足。

    孙权与四族公然对抗,争得脸红脖子粗,就差动手一决胜负了。这下,原本各自一肚子理的众文武,此时却纷纷害怕起来:孙氏与四族一旦闹翻,不需曹操打来,江东自己就要玩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