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象迭现(二)



    郑文淑的心思是什么,冯舒华不讲从未想过,就是要想也想不出。在赶往镇打击办的路上,她想的是如何处理属下侦查的案件。当她赶到的时候,相关组队的人员已候在了她办公室外。

    冯舒华打开房门,招呼他们进去。

    “说吧,什么情况?”坐定以后,她像往常一样问道。

    “我们前不久发现一个线索,衙后街的魏五六伙同秦得利倒卖粮票,数目不小。”执行组长老于汇报道。

    “侦办的情况?”冯舒华最关心的是结果。

    “人赃俱获。”相处了几个月,老于已知晓了新主任的脾气,故此汇报的时候便省去了侦办的过程,简略地说道,“起出的粮票和钱款都已点验过,暂时封存在执行组。”停了停,又补充道:“粮票共计二千四百七十三斤六两。其中全国通用粮票五百六十五斤,其余全是本省通用粮票;钱款二百六十八元三角。”

    “人呢?”冯舒华问道。

    “魏五六跑了,只抓住了秦得利,现在关在咱们办公室的小号里。”老于回答道。

    “那还等什么,”冯舒华立马表明自己的态度:“按惯例,票证没收上交县打击办,人整好材料后一份移交镇派出所。”

    闻听她这样说,众人皆不出声。

    “怎么,有问题?”冯舒华不解了:“过去不都这样做的吗?”

    众人互视了一下,仍然没吭声。有顷,方有人开腔:“据了解,秦得利、魏五六倒卖粮票是第一次,而且秦得利说,他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老婆患子宫癌住院治疗,欠了不少诊疗费用,不交上医院就要停止治疗。”

    “是这样?”冯舒华直视着老于。

    “的确如此,”老于迎视着主任的目光,小心地说道,“我们去居委会进行了调查,那里的工作人员小赵说,秦得利每天都要给老婆送饭,如果将他移交到派出所,他老婆就只能饿肚子。”

    “她老婆不能在医院食堂吃?”

    “吃不起,人也动不了。”

    “是这样。”冯舒华沉吟起来。

    “要不——”老于见状,欲提出建议,但见着新来的主任目光移向了窗外,便将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你说。”冯舒华意识到了什么,从窗外收回眼光。

    “先放他回家,待了解所有的情况后再处理,反正有人跟着,不怕他会跑到哪里去,不然,他们家里便散了。”老于说道。

    “也行。”冯舒华脑袋里迅速转了一下,表示同意。从老于一口气说完,她知道他早有处理意见,而且从客观情况看,也不失为可行的处理办法。但她马上又说道:“秦得利放回家之前要认真和他谈一次,一定要使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至于家里的情况,我去了解一下。”

    众人听后,互视一眼,齐刷刷地说了声:“行!”

    “那你们就各自忙去吧。”冯舒华挥了挥手。

    众人散了开去,只有老于还站在原地。

    “你还有事?”冯舒华刚刚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想将刚才的情况记下来,但看着老于那架势,便停了下来。她知道他还有话说。

    “据秦得利供述,这次倒卖粮票,周八斤也参与了,主要是提供下线。”老于观察着主任的眼色,小心地说道。

    “周八斤,不是衙后街居委会的治保主任吗?”闻听此言,冯舒华有点吃惊,手里不由自主地合上了刚打开的笔记本。

    “是。”老于回答道,“他是过去——”

    “过去怎么回事?”看着老于欲言又止,冯舒华知道这里面有蹊跷,追问道。

    “我实话跟你说吧,”老于本不欲说,但一想到新主任来这之前人们就传言她根子正、背景硬,是个不怕事的主,来之后又亲眼看见她几件事情处理得很有气魄、很见章法,便如实地说道:“这个姓周的原本是个混混,很不受人待见,只是因为往镇上、县里的头头那里跑得勤,故此弄了个临时治保主任。”

    原来如此,听老于这样说,冯舒华立地明白了。她想,难怪最近有人跟自己说,衙后街原先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现在治安情况差了许多,尤其是这阵子,往派出所报案的比以往多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