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卷三 二十四碑说恶善 三十二骑话忠肝



    天色初亮,朦胧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各家各户勤快些的早已下地干活了。一行人一路走来路过各家田地,拢好的田地散发出清新的泥土味儿。早春的早上还有些湿冷,各家汉子大多数却都已经赤膊劳作,汗水在头上身上凝结成白茫茫的蒸汽。有的在干活间隙看见老黄的或是昨日与绿水一行人打过照面的,就远远的挥手致意。

    绿水推开殷南送上肩膀的大氅,满脸的不在乎道:“我这已经是习武之人了,还能怕冷不成?”

    殷南笑道:“习武之人自然比常人更耐些寒热,不过固本培元、驱冷避邪也是练武的基本功。”

    老黄在一旁点点头,道:“殷老弟说的对,像我年轻时候在北疆也是自认身强体壮,还笑话都说北疆汉子豪迈气魄,结果人人皮袄怕寒怕冻。结果回来之后冻病了身体,在床上咳了仨月呢。”

    绿水闻言,便老老实实披过大氅,紧着又开始央求老黄讲些当年走镖的故事与她听。

    “丫头你可饶了我吧。”老黄少见的一脸认怂的表情,苦着脸道,“早知道刚才就不告诉你我当年走过镖了。”

    这一路上没少给这丫头讲以前的故事,可是不知道这姑娘脑袋是怎么长得,一个故事倒能提出十个问题。

    方才老黄说到自己年轻时曾走过一次暗镖去关东,走的是没走过的线,送的是个半尺见方的象牙盒子,五百两的酬金,货物保单高达三千余两。老黄思来想去雁关镖局的名号怕是不顶用,决定不打旗不喊号不驱车,走一趟暗镖扮作樵夫将货物内藏。一路不敢住店草行露宿。

    正是靠着这趟镖打响了雁关镖局的名号,老黄也至此接过自己老爹的位子成为了镖局总镖头兼汉中十三家镖局扛把子。

    绿水却皱了皱眉问道,关中多槐树,关东多榆树,大叔你在关东境内扛着槐树柴,要是有心之人起疑怎么办。

    所谓言着无意听者有心,这段故事老黄在茶余饭后没少向人吹嘘,如今被一个小丫头叫出破绽,不禁让老黄出了一身二十多年前的冷汗,细思起来更是隐隐后怕。

    走至村口,老黄伸手指道:“左边的是你们来时的官道,右边这条小径就是上山路了,如果你先前遣人上了山,那约莫一会就会有童子下来引你们上山。”

    绿水见还要等人下来接应才能上山,只好在一旁席地而坐,双手捧着出门前黄氏给塞的松子吃个不停。到底是小女儿心态,只坐了盏茶的功夫便闲不住,四处望望,忽然见到村口的石碑,走近前去,摸着石碑上的字渐渐出神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

    石碑上整整二十八个字,洋洋洒洒放荡不羁,字迹秀美贵丽,却又似乎藏着几分杀气。字体非凿非磨非蚀非刻,一蹴而就如同水银泻地。绿水自认拿着湖笔在上好的宣纸上也写不出这样的字来,竟像是神工巧匠用着神兵利器在这石碑上一挥即成。

    “前面讲的话老汉自带了三成吹嘘的成分。”老黄见绿水对这石碑感兴趣,便走近唏嘘道:“这块石碑落成的时候倒是老汉亲眼所见不敢胡言。”

    “我听殷伯伯说起过此碑,说是三清门现掌门所书所立。”和雨白嫩的小手划过粗糙的石碑,字里行间无不令人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全书有三个“过”字却意境各不相同,或悲悯行善,或罚罪惩恶,或杀伐决绝。积柔之时如瀚海如旭阳,掌刑之时如雷云如战鼓,弑命之时如刀锁如阴曹。温和的善意包裹着杀与剑,如同太极的阴阳双鱼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不知那所书之人当时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心生百窍,思绪万千了。

    绿水小的时候曾听家里的乳母讲过阴曹地府的诸多故事,最喜欢的便是那秦广王坐下赏善罚恶的明镜司。那乳母曾是被拐来贩卖到烟花之地的灾民,承蒙绿水父亲所救,见绿水行明观正,心生喜意,喜道:“小姐心地善良明辨是非,想来来世定会福报万千。”言毕想起自身遭遇又叹了口气:“只可惜这世间真正的公道,也就只能人死之后才得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