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千四百万分之一-第2/2页





    “哦,很不错,县里的领导和各位同好对我都非常热情,请我吃了不少本地美食,我最喜欢的就是‘船糖’和‘琉璃果子’,还有马太婆面馆的杂碎面,呵呵。”谭光照对于这种客气话还是挺熟练的。

    “谭老,大家都很想知道,您这次为什么会接受李成功杯的邀请,请来做评委呢?”

    “嗯,本来是李成功想请我一个学生来做的,你知道,我虽然不写网络小说,但我好几个学生都是白金级的作家,包括钻石级的‘昨夜林花’也谦虚地称我为老师……”谭光照打开话匣子,神情没那么凝重了。

    “其实我向来不觉得文学是可以比赛的东西,即使这次比赛提供了很全面的打分项,但还是不能完全体现一本书的好与坏。”

    “人各有所爱,作家风格也各不相同,怎么比较呢?尤其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完全是不同的评判体系。”

    “就比如这本《封神独秀》,为了适应网络读者喜爱的高速节奏和铮铮铁骨,牺牲一些细腻的描写,这是最适合的写法,我们怎么能因此批评作者不够细腻呢?”

    “反之,这本《甯采儿》为了展现人物性格,聚焦人物情感,就必须减缓剧情发展,避免读者脱离,那我们就不能批评她在节奏上太拖沓。”

    “《三梦高唐》,主角作为现代人,穿行于炎帝时期、楚襄王时期和唐朝元稹时期,对多数读者来说是没有代入感的,但作者是为了传播古代文化,你能说他选择的题材不好么?”

    “再比如这本《独行丹师》,作者为了表现主角失忆后的状态,或许还准备做一些隐喻,设计了大量的错别字,甚至还运用了颠倒语序等意识流手法,表面上写得连中学生都不如,但我们能说作者的文笔差吗?”

    谭老这段话出来,台下顿时出现多处骚动。

    “真是意识流?”

    “谭老都说了,这还有假?”

    “那个网站经理居然不是瞎说的?”

    “早知道昨天我该多打几分的,当时我也觉得是意识流来着,不敢确定。”

    “惭愧我居然不懂意识流,看来识货的人很多啊,这本书能杀进决赛还真不是偶然。”

    谢梅凑到胡晓峰耳边,小声问:“我们这个,还真是意识流么,肖叶是不是以前看过类似的小说?”

    胡晓峰耳朵痒痒挺舒服,真想扭头脸对脸吓她一下,但还是忍住,扬了扬手机:“微信上说。”

    “意识流是一种注重挖掘潜意识的流派,也就是要尽可能排除后天认知的干扰,直指本心,这是需要大量训练才能做到。”胡晓峰快速打字,在公司群里发送消息。

    “而知识越少的小孩,越容易提炼出自己的潜意识,肖叶正符合这一点。”

    “不过,老人家的返朴归真与儿童的天然纯真,显然不是同一级别的东西,从质量和难度上讲,意识流大师的大智若愚比起肖叶的无意识写作,高出不知多少倍。”

    “然而肖叶这个结尾,为啥能让专家误以为来自高级写手?”

    “还不是我设计的修改方案,臻至完美!”

    毕丽看到聊天纪录,嘴唇都快顶到鼻尖了,不过谢梅和颜冬冬还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这时台上的谭老已经点评了所有书,又一次站到数字屏幕前。

    “之前我唠叨了那么多,是想说文学上任何打分都不可能做到准确。”

    “但是,有些基本的指标、基础的技术还是可以衡量的。”

    “刚才艾老师和江老师都提到了这本《独行丹师》可能隐藏着一些优点,我也部分认同。”

    “然而,从全文来考量,这本书的叙事、语感、情境、人物刻画等等,有太多平庸之处。”

    “无论怎么拔高它的优点,也不可能把一本30分的作品捧到90分去吧?”

    “何况我还担心大家对它做出了过度解读。”

    “其实单从最初的打分上说,已经有些偏高。”

    “然而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把唯一的推荐票投给《独行丹师》,唯一啊!从某种意义上,这可能算是一场‘文学事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