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 闫寸:文臣心都脏



    长孙无忌的话犹如在平静水面投入了一颗石子,府兵们确实从赵参军那儿得到了世子已死的消息,他们还下了湖,搜寻世子遗体。



    没人怀疑过赵参军是凶手。



    因此,这个可能性一被说穿,府兵们更多的是震惊。



    还可以这么搞?



    “休得血口喷人!”赵参军呵道。



    长孙无忌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你又没得手,我是不是血口喷人,只需待世子归来,谎言自会破除。这里有王妃手书一封,王妃不仅说明了情况,还指认了你,不信的,拿去看吧。”



    长孙无忌将秦王妃手书自屋顶丢下。



    一名府兵捡起手书,他不识字,但看得懂印章。



    “有印。”府兵道。



    “别信他的!”赵参军道:“这群人最擅舞文弄墨,搞一张什么手书易如反掌,况且,他还是王妃胞兄,想要拿到王妃印章……”



    “秦王被人诬陷谋反,赵参军不献计献策替秦王解围,偏在这时候屠杀文学馆众人,大有要伤秦王根基之意,已够可疑的了。空口指责我,更是莫名其妙。



    亏你还记得我是王妃胞兄,秦王若垮了,我能落什么好处?



    皇储之争,败者夷九族,斩草除根,不用我提醒吧?我这个在九族之内的人,为何要跟秦王作对?



    诸位考虑清楚,若因今日抉择酿成大祸,日后可是要掉脑袋的。”



    长孙无忌这番摆事实讲道理,可谓攻势密集,稳住了不少刚才还情绪高昂的府兵。



    赵参军乃是多年的袍泽将领,身为不擅舌战的武将,被驳斥得哑口无言,并不能说明他就是叛徒,但长孙无忌也不是什么坏人,平日对大家颇为和气,在府内人缘极好,且他此番言论确有一定道理。



    府兵们一会儿看看长孙无忌,一会儿又看看赵参军,大部分人已没了主意。



    赵参军被逼入死角,他沉吟片刻,突然笑了一声。



    冷笑。



    短促干脆的冷笑,带着一股破釜沉舟之意。



    “诬陷谋反?真是诬陷吗?”



    赵参军声音不大,但那股冷酷的笑意,让所有人背后均是一凉。



    府兵们已全部放下了兵器,刀尖冲着地面。这消息实在太具冲击力,他们已顾不上对付眼前的学士们。



    唯有赵参军的弓角撞击着地面,锵——锵——



    “他早有预谋,这次是真反。”



    闫寸惊讶地瞪大眼睛,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沉默与赵参军对视着。



    他立在无凭栏的高处,鼓足勇气站直身子,挺直腰背,夕阳的余辉洒在他脸上身上,使他看起来像一具顽强的雕塑。



    此刻,雕塑已有了裂缝。



    闫寸离他最近,能看清他微微抽动的嘴角。那是重大秘密被揭穿时的手无足措。



    任谁被揭穿了要命的秘密,都会手无足措。



    “背叛秦王又如何?你莫忘了,是秦王先反了圣上,反了朝廷。”赵参军尽量与周围的府兵一一对视,他每扫过一个人,就吐出一个词:“长孙无忌在九族之列,秦王若兵败,他只能掉脑袋陪葬,但我们不同,我们有得选择。”



    长孙无忌没有解释。



    这件事从秦王的亲兵将领口中说出,本身就有令人信服的力量,他拿不出“秦王确实没反”的证据,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诸位是秦王亲兵,与他过命的亲近之人,近一年他处境如何,诸位心知肚明,他还有活路吗?



    如今秦王背水一战,不仅为自己求活路,亦是为手下弟兄拼命,而你们,弓在弦刀出鞘之时,你们因小人挑唆,要叛他?”



    长久的沉默。



    无论是谁,做出此类生死攸关的抉择,都需要时间。



    就连无需选择的闫寸,都愣住了。



    真的反了?他要反谁?太子还是圣上?他有多少兵马?将如何行事?他此刻是不是已杀进长安了,否知为何秦王府被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