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2/2页





    随着河北河东之地的剿匪大作战,各州府的山贼草寇强盗是十去其九,但你想要把盗匪给彻底铲除,那是不可能的。

    庆源府,也就是王渊、韩世忠早前屯驻之处,西倚太行,山高林密,从古到今就没断过山贼。

    如今那也一样有贼匪存在。

    虽然他们已经躲进了深山之中,轻易的不敢下山劫掠,但总有些人能轻易地联络到他们。

    眼下这个姓李的老头就是其中之一。

    李匡祖辈皆是庆源府人,世代耕植,家境还算殷实。

    到得他这一辈,祖坟冒了青烟,竟然是个读书种子,崇宁(1102年到1106年)年间在东京中了进士,之后混迹官场二十余年,到赵桓登基后去职还乡,而今已然五十有八。

    要说这李匡也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能高中进士,说明他脑子并不笨。可他就是看不开。

    随着李家的田亩被官府没收了一般还多,大笔的钱粮也被罚没,李匡心中对赵构升起了无边无际的恨意来。

    或许他走到今天,那最大的原因还是赵构没给他官做吧。

    这人为什么被去职还乡?那是因为这鸟人在金人南下时候弃城而走,事后清算,自然就被罢黜官职。

    可李匡不这么想。

    他只看到几个跟他一样去职还乡的官儿们,都被邀请去重新做官了。他自己却没有这福气,他还不到六十呢,他能为大宋再干二十年。那就对赵构再无一丁点的好感了。却也不相信他看的那几位都是因为什么而被去职的!

    如是被皇城司一鼓动,那可不就积极地行动来了么。

    先是串联了几个与他同命相怜者,然后又勾搭上了敦与山里的梁品。

    后者据说是大名府人,早先给大户人家当护卫教师,却因为觊觎主家娘子生得美,生出了不该有的念想,做了恶事,无处容忍,只能落草为寇。

    当初宣和大暴动时候,他还参与当中,失败后领残兵逃入敦与山中,收复了左右的小寨,自己占山为王,于庆源府地界盘踞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

    王渊曾有心剿灭之,但这厮躲在大山里,宋军无可奈何。在山中养着一帮大小喽啰,没事劫取一番来往客商,有事儿就往深山里躲避,别说宋军奈何他不得,就是先前时赵构下令各地剿匪,梁品都没遭受到重创,躲在山里头据说兀自自在。

    左右州府县内,皆知梁品麾下有那敢杀人的强贼,李匡要‘拨乱反正’,可不就瞅上这支人马了么。

    二者暗中勾当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现在图穷匕首见,那就已经到见血的时候了。李匡便亲自前来山寨里走一遭。

    这一是安梁品的心,二是叫李匡自己安心。

    要做大事了,这可是抄家灭族的买卖,不好好的看一看本钱,不体会一把本钱在手的力量,李匡心中也是忐忑的啊。手机用户看五千年来谁著史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43817.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