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风得意阿济格-第2/3页





    那少不了就有些鼠辈舍不得刚刚到手的实职,选择了对大明的南退不闻不问。

    却不曾想到,郑芝龙拿下济南之后,竟然半点没有收手,在如今清盛明衰的局面下,悍然挥师西进,派出一股股骑兵直冲进了东昌府内,竟是半点也不顾及即将杀到的清军。

    那选择留在衙门不动的聊城知县慌乱下,急匆匆上马出逃,结果马术不精,才出城门就翻了车。被马掀翻到了护城河里,一头撞在冰面上,脑袋与之磕碰了个瓷实,被人扶起时候已经半点气息都无。

    如此死法,传进郑芝龙耳朵中时,都惹得他哈哈大笑。

    这大明北伐军大败,满清卷土重来,下冀南,入齐鲁、中原都是等闲之事。郑芝龙这个时候不见好即收,赶快退回登莱去,反而要迎男而上,这不是在自讨苦吃么?

    东昌府的那些个官儿们就是仗着满清大势已成,很快就会饮马南下,方自觉的高枕无忧。骤然间听到郑军骑兵杀来的消息,一个个全吓的尿了裤裆。

    如聊城县令那般倒霉的人再没第二个,但他们众人却也没几个能套的脱的,一个个都被郑军提溜到了济南挨宰。

    随后,已经扩充到了三千骑的郑军马兵,悍然出东昌,向北杀入了河间府。

    这是打一个时间差。

    彼处一片空白,大明逃了,满清的旗号已经竖了起来,但是兵马呢?尤其是能打硬仗的兵马,是一个也无。

    清军的马军正用在对明军的追击上,步甲或是守在燕京,或是已经返回了宣大。绿旗兵倒是有,可是不顶用啊。

    如今明军兵败如山倒。中原的明军有十几万人,可在洪承畴大败了后,史德威撤兵,金声桓、李国英等也纷纷撤兵,谁也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来跟士气旺盛的清军顶牛。

    如是,豫北三府轻易的被清军拿回,阿济格的王旗更已经插到了开封。他才不管直隶呢。

    河洛的多铎军也趁机反扑,渡过黄河杀回了洛阳,拿下汝州,现在兵锋都直指南阳了。

    开封城内的阿济格,现在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俨然已经达到了巅峰。

    虽然他手下的兵马连多铎手中的大军多都没有,因为战争进行的太顺利了,多尔衮直接叫停了大队清军八旗步甲的回援。

    故而,本该是手握关内八旗总兵权的阿济格,现在能掌控的还是那已经不到三万的八旗马甲。反倒是多铎这个名义上的副手,手中握着至少四万的八旗步骑。

    阿济格不在乎这个。

    比兵多兵少没意思,要比就比功劳。

    他可是力挽狂澜的,那‘勤王救驾’一样的殊功,三万破敌的伟业,能把得了晋南之地却丢了河洛的多铎比到了泥地里去。

    阿济格知道自己与多尔衮的差距,在大局上他还是乐意依附多尔衮的。

    所以,能压过多铎,还不止是压过他一头,而是压过他很多头,阿济格就心满意足了。

    反正多尔衮活着时他说没啥“野心野望”的。

    而也正是在阿济格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忽然听到了郑军使人杀入北直隶的消息,他不仅不怒,反而是哈哈大笑。

    因为他‘管’不着北直隶啊。

    就是随他杀入中原的一些绿旗兵,实则尊崇的还是中原提督祖泽润的命令。北直隶就更别说了。现在的直隶提督苏克萨哈是多尔衮的侍卫出身,还曾是镶白旗的巴牙喇纛章京。现在该恼的是苏克萨哈。

    阿济格是只管带着马甲兵南下就是。趁着明军一败涂地的时候,看能不能打到长江边。

    这个时候把南蛮打的越狠,那稍后向南朝要价的时候才能更狠。

    阿济格对于郑军杀入北直隶可以不在乎,但苏克萨哈不能不在乎啊。

    他做这个位置本就有些勉强!

    巴牙喇纛章京,也就是巴牙喇兵的头头,在八旗内也算是一个角色了,就像鳌拜死时的官职。但如此的地位真就跟提督不相称。

    毕竟满清现在也才三四个省啊。那中原前提督金玉和早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努尔哈赤攻克开原之后,就投降了努尔哈赤,被授为甲喇额真,予世职三等副将。那是真正的老资格啊。接任的祖泽润更是汉军正黄旗的固山额真。齐鲁提督祖可法则是真正可以代表祖家的人物。他苏克萨哈与这两位比,他纵然再是满军旗的,也有些不够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