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第2/3页





    但越怕啥就越来啥,历史上的多铎,最终还是因为感染天花身亡。

    这次带兵回援关外,他一开始并不知道郑芝龙能玩弄于天花于股掌之间,不然他真是要让位的。

    但后来,来了也是来了,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从宫内出来,多铎立刻就回了家,叫人备下水,真恨不能把一身皮都给搓烂了。足足用了五个浴桶这才觉得身上干净了。

    “万幸啊,万幸哈。”换了一身新衣,躺在床上,人却没立刻睡过去,大脑反而更清醒了。多铎一点睡意也没,睁大眼睛看着顶上的纱帐。皇帝没有大毛病,只是被吓着了。比较人还小,骤然间离京北上,可不就是害怕么。

    这可真是大清朝的万幸啊。

    快马加急也早就奔去了燕京,多铎想着,自己那十四哥肯定已经接到书信了,而他会怎么做呢?他又能怎么做呢?

    郑芝龙狠狠的扫了一把大清的脸面,可大清对郑芝龙真是无可奈何啊。

    他是已经从南路军里抽身了,豪格成为了南路军的主将。那刘芳亮和郭升的兵马,论野战肯定不是他们大清的对手,但守城呢?中原、齐鲁,一个个城池挨个打下去,可是不容易的很。这个时候大清可真没余力去打南明。

    满清现在的兵力一部分留在老家,一部分留在京畿,接着还兵分两路,一向西,一向南。这那一边都不安稳,没有绝对的优势。

    历史上的满清也在老家留下了兵马,但历史上的满清关外老巢安稳的很,也就跟沙俄在黑龙江以北有些小冲突。老毛子那点人手如何能跟郑军相比较啊。

    现在多铎又带了两万人回关内,那南路军的兵马就越发紧张了。

    大批入关的包衣,还有一部分汉奴和降兵,现在都被编入了绿旗兵,数量也不算少。但要稳稳的守住北直隶和小半个晋西,还要去窥视豫北以及齐鲁,那真就是紧张了。

    错非兵力紧张,满清大军怎么现在都还没杀入齐鲁去?

    故而,他带回的这两万兵马在关外还是留不长久的,不仅是这些人,就是吴克善带来的那些蒙古兵,也多半会被调去关内。

    甚至关外的大批包衣,乃至一些阿哈尼堪,听他十四哥的意思,今后也多半要组织起来编整成军。

    不说八旗,只要把要绿旗兵给撑起来,有这些个包衣尼堪做骨干,可比纯粹招募新兵要强多了。

    不过家大业大开销也大。这入关才几天时间,国库里的银子就要用光了,这一年才过去个半数啊。

    多铎想起来这些烦心的事儿就头晕,真不知道他十四哥是怎么把这摊子事儿给撑起来的。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也头疼心烦得很,绿旗兵跟吹气球一样,一眨眼就给撑起来了。满清手下多出了上五万兵马,对真个北直隶的掌控,对晋西之地的掌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固来。

    但是,人是要吃饭的,兵是要开饷的,多出了上五万人就多出了上五万张嘴和上五万双手。再加上八旗兵和对吴三桂军的优裕,多尔衮愕然发现自己手里要没钱了。

    当然,他知道木布木泰手心里肯定有钱,那是黄台吉的内帑。只要能说服布木布泰,这今年撑过去是不成问题。而且他也有信心让布木布泰把钱拿出来。

    那虽是个女子,但脑子可真不一般。

    布木布泰借多尔衮来压制豪格,又借豪格来制衡多尔衮,还对济尔哈朗和代善这些中立者恭敬有加,那用意是甚,简直再清楚不过了。

    多尔衮不急,他现在都还没儿子呢,内部的影响力也没有达到最顶峰,抢那张龙椅作甚?隐患超多。

    什么事儿都要一步步来,这跟大清入关夺取中原是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

    但多尔衮在意的是来年怎么办。

    随着大清控制区域的增长,这绿旗兵是还要增多的,来年要是有了一二十万绿旗兵,再有那么多八旗子弟嗷嗷待哺,还有无数官吏,所需要的钱粮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大清在现今控制区域的各级统治,在今年年关内必须要建立齐全,要施行其职责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