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清明(4)-第2/3页





    “真是糊涂,我竟忘了这一茬。你进宫头一个早上就饿了肚子,空着心儿上太后那儿喝茶,那还得了!”太皇太后絮絮说怨我怨我,又仔细端详她的脸,见她脸色青白,叹着气说,“还是身子骨弱啊,女孩儿气血不旺,可不得好好调理么。到底皇帝想得周全……”问周太医,“怎么样啊,你别光歪着脑袋看脉象,倒是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啊。”

    周兴祖道是,“臣细细替姑娘看过了,就如太皇太后所言,气虚,气血不旺,这是姑娘常有的毛病,不算什么大症候,仔细调理一段时候,自然便恢复了。臣这就开方子,都是益气补血的药,姑娘喝上几剂,歇三日再饮下个方子,这么着要不了一个月,立马就缓过来了。至于这醉茶,也不要紧的,吃饱了肚子,下回留神别空心儿喝浓茶就是了。”

    “好、好。”太皇太后点头,向米嬷嬷示意,让她跟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着上御药房抓药去。

    米嬷嬷亲自去,自然有亲自去的用意,她得向周兴祖打听嘤鸣的身底子,“周太医,依您瞧,姑娘身子壮实不壮实?”

    这是将来要当皇后的人选,周兴祖伺候起来自然十二万分的细致。他捻着小胡子说:“我先头和老佛爷回禀的就是实情儿,姑娘身子壮实着呢,哪儿哪儿都好。气血有点虚也是实情,但这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毛病,两剂药的事儿就调理好了,一应都不碍的。”

    米嬷嬷松了口气,本来寻不着机会替她看脉象,今儿凑巧了,正好仔细瞧瞧。做皇后的人,不像底下妃嫔,要紧一宗就是身子强健,成天病歪歪的,可不是大福之相。像孝慧皇后,刚进宫那会儿小肚子里就有毛病,太皇太后暗暗传见为她诊治的太医,太医说了,恐怕皇嗣上头艰难。

    一个国家,嫡出的皇子太重要了,这可真不算好消息。问可否调理,太医又晃脑袋,说没辙。太皇太后听了有些灰心,便放恩旨让她好好养病,于是皇后就一个人窝在钟粹宫里头,直到后来崩逝。

    米嬷嬷悄声问周兴祖:“女科里怎么样呢?瞧出哪些不畅的症候来了吗?”

    周兴祖说没有,“照这身底子看,生养皇嗣是不为难的。请嬷嬷转呈太皇太后,齐姑娘的身体有臣调理,断不会像前头孝慧皇后似的。至于将来能得几位皇子,那臣就说不上来了,可以请钦天监算一卦。”

    米嬷嬷听周太医打了保票,心满意足回去复命了。太皇太后投来询问的目光,她只管点头,太皇太后就明白了,笑吟吟看嘤鸣吃鸡汁窝丝面,旁敲侧击着说:“跟皇帝去寿安宫了,皇帝路上和你说了几句话呀?你瞧你醉茶,他下旨命周兴祖来给你瞧病,可见你主子是心疼你的。”

    嘤鸣笑着,心里可不是这样想头。她和皇帝,其实并没有说合的必要,相看两相厌不是光嘴上的语气能咂摸出来,一个眼色,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里,都可以明晃晃地体现。皇帝挤兑她,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她呢,阳奉阴违,敷衍了事,想必皇帝也能觉察。他们之间隔着深知,那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活生生的一条命啊。她们竟盼着她忘了一切,坐上深知的位置,去伺候深知那个阴郁沉寂的丈夫,实在太可笑了。

    没人知道她心里的冷嘲,她脸上的笑容充其量是心境开阔的表现。她说:“老佛爷,奴才不敢妄议主子,万岁爷打发周太医来给奴才瞧病,想是先头在夹道里,奴才的样子吓着万岁爷了。奴才真是……没脸得很,在主子跟前如此失仪,算算已经好多回了。万岁爷定然很厌弃奴才,但因看在老佛爷的面子上,才容奴才留在慈宁宫。”

    太皇太后背靠着南窗下的锁子靠垫,转头瞧瞧米嬷嬷,“能吓着皇帝的人不多,紫禁城里她可算独一份儿。”转头对嘤鸣道,“你才来,不知道皇帝的脾气,他虽是我的孙子,但更是天下之主。皇帝厌弃一个人,随意处置了便是,哪里要看谁的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