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雨祸长安-第2/2页





    旨意上面点数,果与先生所说一般,正是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龙王叹道:“这袁家名不虚传,真个神算无双,如今我已许诺与他,诸位以为怎生尝诺?”

    龟相奏道:“大王,这旨意是九天应元府下的,这三尺之数是无论如何动不得的,不然就是欺天,只可在零头上动手脚!”

    鲤将军道:“龟相说的有理,巡水的报说昨日大唐已有异动,大王若是有心,将那下雨的时辰向后延延,也算对得起他了。”

    商议一番,最终定下克扣三寸八点,向后拖延一个时辰。

    次日一早,果有九天应元府差下的风婆,雷公,云童,电母来泾河龙宫报道,龙宫上下热情招待,好歹捱到巳时,一同到了长安城上。

    九霄天上,风婆先展巽风袋,云童大施推云手,一时风起云涌。

    午时雷响,未时雨落,大雨势成瓢泼,直下到申时,龙王与风婆雷公等道别,各自散去。

    这一场豪雨,长安内外已成水泽,城内高处寥寥无几,低洼处水深足丈,朱雀街上都已水深五尺,可淹没成人。

    城门处与出城河道水流最是湍急,城内民居官衙不知淹没冲倒了多少。

    在雨落之前,自卯时世民就吩咐大开了宫门,后宫分庭按院安置当朝臣工,整个前朝让与百姓避雨。

    前日已看过皇榜,百姓提前得了消息,各带了细软,有往皇宫的,有往安定坊修德坊的,有往化生寺的,有往大慈恩寺的,也有上了城墙的,城内各高处在皇榜上写的明明白白,下雨的时辰也写的清清楚楚,百姓们倒不惊慌,虽然脚步匆匆,却也秩序使然。

    虽然不明白怎么晚了一个时辰,看着那瓢泼的大雨,百姓们无不庆幸朝廷有道,终捱到雨停,不知谁招呼一声:“皇上圣明,准许我等百姓入宫避灾,此乃救命之恩!如今雨过,官府各处还泡在水中,有水性好的兄弟,随我去官衙里抢救一二,好方便朝中大人灾后布政救灾哩!”

    此话一说,当真是一呼百应,有心急的奔出大殿游走,也有人推出事先抬进宫内的扁舟,一人使稿驾驭,众人推船而走的。

    转眼之间,皇宫内避祸的百姓里,不顾满城大水离去的百姓竟有大半。

    ————————————

    PS:风雨大唐和公主出阁是因果关系,下一章归下一卷了,第十八卷:公主出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