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三军对垒



  这一年兴城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良好,就算兴城的土地自古贫瘠,可因为有了水利工程的补充,这一年的粮食长的比任何一年都好。

  不知道是谁,将瑾娘是女神农的消息在兴城传开了,兴城的老百姓知道了,原来之前曾经听说过的女神农就是自己家的王妃。

  这下轮到兴城的百姓不满意了,分明是宁王妃研制出来的新品种粮食,为什么到了最后兴城却连一粒种子都没有得到?

  如果不是王妃到兴城,皇帝是不是打算放弃兴城的百姓?

  一时之间,兴城的老百姓对皇室的怨言越发的重了些,这种时候,即便是不做任何的煽动,民心所向,已经是势在必然

  七月,夏粮收获,兴城的夏粮比任何一年的产量都高,几乎达到了之前产量的四倍到五倍,这是从未有过的喜悦,兴城上下的人都很高兴。

  即便是那些之前对宁王府不是很看好的大家族,也都纷纷表示,应该跟着宁王府。

  只是,此时的宁王府却已经不是他们想要高攀就能高攀的。

  因为感谢宁王府的宫濑,老百姓除了留下自己果腹的粮食之外,剩下的都用来供养军队了。

  自然,宁王府也不会白白让老百姓将粮食拿出来,除了赋税之外的粮食,由宁王府出钱购买。

  这几个月的时间,朱玉书在外界与兴城之间来往,按照瑾娘的指点,赚到了不少的钱,甚至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这些银子最开始的本金,就是当初兴城推广了纸质银票之后,瑾娘手中的那十几万两白银。

  而朱玉书确实是个善于经商的人,有了资本,很快就赚的盆满钵满。

  就在兴城人民喜悦的时刻,京城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帝在缠绵病榻几个月之后,终于驾崩了,而二皇子则让钦天监选定吉日准备登基。

  然而,就在二皇子满怀喜悦准备成为这天下至尊之人的时候,却传来消息,五皇子起兵了。

  而且,五皇子的军队势如破竹,居然在短短三天时间连下两城。

  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还没有正式登基的皇上震怒,要求朝廷举全力剿灭五皇子的军队。

  至于宁王府的军队,二皇子决定,还是暂时先放一放,二者之间,他觉得,还是五皇子的威胁更大一些。

  朝廷驻守兴城的军队大部分都离开了,只留下了少部分守着兴城。

  小六自然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下组织队伍进行反击,连续三天的时间,小六带领十万军队冲出包围圈。

  朝廷的三万军队连日不能补给,人困马乏,面对十万斗志昂扬的宁王府的军队,最终全都投降。

  消息传回京城却已经是十余天之后了,已经登基的新皇帝登基伊始,就遭遇连番打击,震怒非常,可是两线作战的朝廷军队根本不是其他两方的对手。

  朝廷里人心惶惶,有些官员已经开始想退路了,他们是真的不看好朝廷。

  但是,在宁王府与五皇子府之间,这些人陷入天人交战之中。

  宁王府的强势自然不言而喻,但是五皇子府也未必就是弱势,而且,五皇子到底是正统,是先帝的亲生儿子,到了将来机会总比宁王府要多。

  但如果投靠了五皇子的话,万一是宁王府获胜了?要知道,宁王府现在已经将大后方打造成铁桶一般。

  尤其是宁王府的军队冲出包围圈之后,有许多因为兵乱,觉得日子艰难的人,不知道怎么就听说兴城现在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兴城的人日子过的舒服的不得了呢。

  换成了其他的城市,突如其来的流民会让主政之人惊慌失措,可是兴城却不存在这种问题。

  兴城确实有很多工作机会,瑾娘之前对兴城做出的规划一直因为缺少劳动力而被制约,这一次,如此之多的流民出现,倒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这些人没有土地不要紧,这也是推进兴城城市化进程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瑾娘相信,只要能吃饱饭,这些人就不会闹事。

  而事实证明,瑾娘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搬到兴城的人,大大的解决了兴城的人口问题,这可比休养生息要快的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