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朱玉书回来了



  这件事却只能她自己去做,到底还是因为身边少了得用的人,她虽然这两年一直都很注重培养人,尤其是在做了王妃之后,更是十分注意培养人了,但培养是一回事,培养成功是另外一回事,到底还是底蕴太浅,培养的人差了一点。

  瑾娘将计划对陶老伯说了,这么大的事情,她需要有人商量,虽然她掌握了很多知识,但到底不如老人有经验。尤其是对这个时代,她的了解远远不如陶老伯多。

  “这时候,并不是好机会,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又是如此,你想做就做吧,说不一定就是一条好路子。”陶老伯虽然没想过还能用纸币代替银两,可瑾娘想做,他还是会全力支持。

  “这件事就定在半个月之后,倒是另外一件事比较着急。”

  “什么事?”陶老伯见瑾娘说的正式,正色问。

  “我之前让您培训的那些专门包扎伤口的医童现在如何了?有没有得用的?”

  前方想来已经开战了,虽然可能暂时还不是大规模的战争,但伤亡却是必然的,她已经听说,三万大军只带了三个军医,那怎么够?

  在战争中,后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勤保障,原本可能的胜利也会变成失败。

  兴城现在的军事力量,根本不能与朝廷相提并论,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天险,但只依靠天险也不行。

  硬拼肯定也不行,那就只能用舆论的力量,除了舆论的力量就是拼消耗。

  舆论引导,瑾娘已经与小六商量过了,小六也安排了人去负责,至于现在能到什么程度,瑾娘不知道,但相信小六能做的不错。

  瑾娘最需要做的就是良好的后勤保障,偏偏这个后勤保障组组长不好做啊,没有钱,没有物资,而且处于严密封所的阶段,她能发挥的太少了。

  “已经有三十多个勉强能用了,如果需要,现在就可以送到前线。”这件事陶老伯还是很用心的在做,他虽然不是专门攻克外伤的,但好在招聘来的大夫里有擅长外伤的。

  瑾娘点头:“我这就让人给王爷送信,问问前线的情况,这些人也先送过去,不过,只有这些人,到底太少了,您这边再费心多培养一些这样的人。”

  停顿了一下,瑾娘又说道:“兴城的人到底太少了,女人们暂时又不能安排去做这些事,要不然,真该多培养一些。”

  只培养了三十多个人,实在是有些少,但瑾娘也清楚,这是兴城目前的局面决定的,换了任何人,都不能做的更好。

  “慢慢物色吧,好在要求也不是很高,总有合适的。”陶老伯倒是很乐观。

  并不是培养大夫,只是培养会上药会包扎的人罢了,这样的人应该还有很多,不过是因为学习做医童没有工钱,所以并不能吸引更多人。

  也不知道瑾娘这边有没有别的安排,如果有那就最好,如果没有,他倒是也能提醒提醒。

  “您给他们说说,只要做的好,也算当兵,可以拿到军饷,而且可以升职。做医童的第一年,每个月半两银子,如果在前线,管吃管住管穿。”瑾娘又道。

  不给钱,谁愿意做这些事?但是如果给钱的话就不一样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话糙理不糙啊!

  “医童也可以算当兵?”对此,陶老伯很是惊讶,还能这样吗?

  “自然可以。”瑾娘笑着点头。

  “如果能这样,那我相信,短时间内,能招过来不少。”陶老伯欢喜的很,没想到瑾娘已经想了这么远了。

  他一直都担心,王爷将来有了更好的前程,会不会生了别的心思,现在倒是放心多了,瑾娘是个有本事的,即便是王爷将来会有别的心思,但瑾娘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干爹,我与王爷商量过,兴城除了官吏体制负责兴城一应事务之外,还应该有一套农商体制,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和商业,有了农商系统,可以确保有人全力推动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只等发展起来,我们兴城就会富裕起来,但只有富裕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强有力的保障,那就是军队体系。”

  陶老伯听的都傻眼了,这一套套的,到底都是啥东西?农业和商业不是官员们管的?瑾娘这脑子里想的都是啥啊,他怎么不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