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老杜之怒-第2/2页





    ……

    长安。

    刚回到长安,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们,便按照李二的吩咐,开始讨论对杜荷的封赏。

    此事,所有人都很重视。

    于是,在房玄龄的召集下,朝中的大佬们齐聚在一起,开始议论起来。

    魏徵极力说道:“自古以来,就有祥瑞,前年,山东也发现过祥瑞,可是,那些祥瑞,与土豆比起来,都不值一提……土豆,可是能救活万民,提高粮食产量的,陛下说的没错,杜荷有无上功劳,应该重重封赏才是,其一,能让杜荷接受,封赏小了,岂不是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其二,也是昭告天下,我大唐人,论功欣赏,说不定就会有人去发现其他的祥瑞!”

    王珪却是不同意:“老夫不同意重赏,杜荷才十七岁,还未到及冠之年,就已经是开国郡公,正二品,若是再封赏,多有不妥!”

    长孙无忌也说道:“杜荷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若是再给他加官进爵,对他成长不好!”

    王珪和长孙无忌的说法,竟然得到许多人的认同。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杜如晦突然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目光灼灼地盯着长孙无忌等人,冷冷地说道:“长孙大人,老夫只有一句话,你们以为,这土豆如何?”

    长孙无忌讪讪地道:“自然是祥瑞,可救万民!”

    杜如晦说道:“既是如此,若各位大人真的觉得如此功劳,可以不奖赏,那老夫无话可说……你们慢慢商议吧,老夫有事先走一步,不过,若是我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算是撕下这张脸,我也会请陛下做主的,哼!”

    说罢,杜如晦拂袖而去。

    屋子里,一下安静起来。

    杜如晦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很少与人争辩。

    今日,所有人都看出来,老杜是真的生气了。

    王珪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这时,魏徵说道:“诸位大人,前几日,我与杜相闲谈,他已经打算隐退了。”

    众人闻言,突然就明白为何方才杜如晦会那般生气了。

    这是打算为杜荷再努力一把啊!

    杜如晦只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杜构,远在登州,虽说能继承莱国公的爵位,但资质平平,将来在朝中只怕不会有多少建树。

    二儿子杜荷,虽然身为郡公,却只是个县令之职。

    老杜也有自己的难处啊!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神级驸马》,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