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小康目标-第2/3页





    李二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心中震惊地想到,这真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吗?为何感觉像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呢?

    君臣二人,就在亭子中议论起来。

    至于看月亮,看个锤子的月亮。

    随后,二人去了御书房。

    守在外面的赵阳等人,随即听见了断断续续的争吵声。

    一个时辰后。

    御书房中,李二坐在旋转木椅上,杜荷斜靠在对面的椅子上。

    两人瞪大眼睛,互不退让地看着对方。

    半晌,还是李二先败下阵来。

    他一把年纪了,还是堂堂的大唐帝王,竟然与一个少年争得面红耳赤的,说出去都有些丢人。

    方才,二人争吵的主题,便是李二想让杜荷入朝为官,统领此次以工代赈大小事务。

    但是,杜荷说什么也不答应,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二隔着桌子,问道:“有烟吗?”

    杜荷摆摆手:“没有,早抽完了。”

    “朕可以答应你,不让你入朝为官,但是,这以工代赈之法,乃是你想出来的,必须你来负责,放眼满朝文武,没有比你更适合的了,几万灾民如何安置,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李二苦口婆心地说道。

    杜荷点点头:“好,我答应。但是,我有三个条件。”

    “说!”

    “我要钱,很多的钱,当然不是为我自己要的,想要新建巨大工程来容纳几万灾民,所需钱财绝非小数,有可能,会把大唐国库都耗空。”杜荷面色庄严地说道。

    李二点点头:“朕当然知道,你那上疏中已经写的明白。需要多少钱,朕都可以给你,但必须用到正途之上,而且,朕的国库,也经不起消耗啊,一切,从简原则。”

    杜荷继续说道:“我要人,请陛下准许我能调动大量的人手,包括朝中官员,此外,我还需要一支禁军,人数五十人就好,有禁军替我扫除障碍,最好不过。”

    李二没有犹豫:“好,朕赐你尚方宝剑一把,可便宜行事,朕还派朗季协助你,给你调拨五十人的禁军,听从你的号令。”

    杜荷伸出第三个指头:“第三个条件,我要陛下的信任。”

    “哦?”

    李二一愣,一时间好奇起来。

    杜荷说道:“战国时期,李牧为赵国将军,驻守边关,军中集市的租税,都用来犒劳士兵,不受赵王的干扰,是以,赵国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赵国成为一霸。但后来,赵王不信任自己的将军,却听信小人的诽谤,杀了李牧。赵国的局势与日俱下,最终亡了国。”

    顿了顿,杜荷继续说道:“以工代赈之策,事关重大,届时,少不得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会传到陛下耳中,若陛下不信任我,现在就不必让我统揽以工代赈事务。”

    李二闻言,指着杜荷,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杜荷啊杜荷,你让朕说你什么好,好,朕答应你,不管将来出了什么事,外人如何议论,朕都会给你十足的信任。”

    “好!”

    二人相视一笑。

    ……

    这一日的早朝之上。

    群臣毕至,让众人奇怪的是,身为鄠邑县伯没有一官半职的杜荷,竟然与程咬金等人并列站在一起。

    只见赵阳拿出敕书,当中宣读道:“天家无情,旱灾发生,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到了长安无法安置,幸得鄠邑县伯杜荷上疏以工代赈之法,可解决大批灾民安置之事,亦能借此机会为大唐社稷出一份力,今陛下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商议,决定,任命鄠邑县伯杜荷为临府监少卿,统揽以工代赈大小事务,朝中各部、各官员需尽力配合鄠邑县伯,否则,朕决不轻饶……”

    众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杜荷摇身一变,就成了临府监少卿?

    哪怕这临府监之后会自动消除,但也是朝中官员啊。

    而且这以工代赈事关重大,牵连甚大,按说应该由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来统揽才是,陛下竟然让杜荷亲自来负责?

    这件事,李二只与房玄龄等少数人商议过,其他人根本无从得知消息。

    当日在御书房,长孙无忌是坚决反对的,但杜荷只说了一句:“长孙大人稍安勿躁,等工程动工之后,所有材料,优先考虑长孙家便是!”长孙无忌知道事情无法阻止,便答应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