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检测手法(求推荐票啊)-第2/2页



    顾晨的操作很简单,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法,利用溶液与被检测物发生化学反应,通过观察反应,对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某种物质。

    这种基本的操作,一般专业人士看看就懂,可偏偏顾晨是名见习警,跟法医学科根本毫无交集。

    能懂这些,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刘法医甚至冒出过要把徒弟换掉的想法。

    “年轻人,就应该多学技能。”收拾完手里工具的刘法医,忍不住又问了一句:“顾晨,你学过这些吗?”

    “没有。”顾晨摇摇头。

    “顾晨平时下班都去图书馆,估计是在那里看到过。”一直默默关注小师弟的卢薇薇,顺口说了一句。

    “能知道这些就不错了。”刘法医也是在操作的同时,顺便讲讲。

    “我们法医检测,一般有化学反应法,这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受时间地点限制少等优点,但灵敏度不高,专一性不强,一般仅作为预实验,以缩小毒物分析范围。”

    顾晨听的很认真:“好像化学反应法现在已很少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确证分析。”

    “没错。”刘法医点点头:“就比如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判断被检物中是否含有氰化物,根据格氏反应是否出现红色,判断检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这些都是一个道理了。”

    “可现在更流行色谱法。”顾晨冷不防又说了一句,他现在脑子里到处是知识,要让他忍着不说,确实有点困难啊。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法。”刘法医从工具箱里,拿出了国产新华滤纸,随口又问了一句:“你知道是用哪一号吗?”

    顾晨犹豫了一下,淡笑道:“1号11μm在日常过滤中,是最经常使用的,中等保留力的流速,非常广泛地用于实验室应用,澄清液体,典型的用于沉淀物的定量分析分离,如硫酸铅、草酸钙和碳酸钙。”

    刘法医哼笑了一声,淡然道:“你说的对,但你确定是用这号吗?”

    虽然顾晨说的颇有道理,也很详细,但现在看来,也只不过是懂些皮毛罢了。

    不过就这些,在刘法医心中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不。”顾晨摇头笑道:“如果是我,我会选择5号,也就是2.5μm。”

    刘法医一愣:“你继续说下去。”

    “因为这是最高效的定性滤纸。”顾晨顿了顿,略带思考道:“可以用于收集小颗粒,流速慢,适用于化学分析,澄清悬浮物和水的分析。”

    顾晨这一说,把在场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而站在一旁的法医助理,顿时更加恨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