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燕王,你要看清楚局势(4.5K章节,第一更)-第3/4页





    燕国境内的大小城邑加起来都不超过一百五十座,能够一次拿出二十座城邑,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出血了。

    赵何眯起了眼睛,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满意:“二十座?听起来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嘛。”

    燕王正色道:“赵王,这二十座城邑可是不需要赵国一兵一卒的代价就能够拿到的,难道这样赵王还觉得寡人的诚意不够吗?”

    赵何敲了敲桌子,哼了一声:“就算是出兵,那也只不过是半个月的事情罢了!难道燕王以为燕国会比齐国更加难打不成?”

    燕王紧紧的抿着嘴唇,没有回应。

    退让归退让,但燕国毕竟也是七大战国之一,俗话说实力决定底线,所以燕国还是能有一些底线的。

    赵何看了燕王一眼,突然笑了起来:“好,二十座就二十座,那么寡人想要问一下燕王,这二十座城邑又是哪二十座呢?”

    燕王闻言心中顿时一松,听这意思赵王好像是有点心动了啊?

    不过想来也是,这年头打一仗一般也就拿下几座城邑,像赵国这种势如破竹一下子打到别人都城之下的情况这些年来在七大战国的征战之中其实都是无比罕见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得到二十座城邑,换谁来会不动心呢?

    燕王也不废话,正好也有舆图在前,于是他就和赵何刚才那样站了起来,来到地图面前比比划划:“赵王请看,这平舒、郑县、高阳、易邑、临乐、方城……等等,这些地方总计二十座城邑,都归赵国所有。”

    随着燕王的讲解,大殿之中的众人也有了印象。

    现在燕国和赵、齐两国的交界处有一块很平坦肥沃的平原,这片平原之上集中了燕国一半的人口,它的名字叫做“督亢之地”。

    历史上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的时候,给秦王看的就是这督亢之地的地图。

    现在,燕国割让的二十座城邑主要就是在这督亢之地的东部,大约是割让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多一些的督亢之地,再加上督亢之地南边的一些燕国领土。

    燕王说完之后,将目光投向了赵何。

    原本,燕王觉得赵何比较年轻,应该是很容易糊弄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所以燕王才急急忙忙的来到邯郸之中,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另外一方面也是不希望和主父那个老谋深算的碰面,搞定赵何这个小年轻就行了。

    结果现在燕王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

    如果能够再选择一次的话,燕王觉得自己等主父班师之后再来邯郸,和主父去谈这种事情会更好。

    燕王继位以来这些年基本上没参加过什么盟会,和外国君主打交道的经验比较有限。

    这位年轻的赵王一会一副脸色,动不动就大喘气的,实在是把燕王折腾得有些顶不住。

    不过就现在这个情况,赵王应该也可以满意了吧?

    面对着燕王期待的目光,赵何沉默片刻,道:“燕王啊,其实寡人觉得……十五座城邑也是可以的。”

    燕王吃了一惊,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难道这赵王突然良心发现了?

    下一刻,燕王就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赵何伸出了手指,朝着地图上的一座城邑落了下去:“只要燕王能够将这一座城池割让给大赵,其余的十四座城邑,寡人都可以随便燕王怎么指派,不知燕王觉得如何?”

    燕王的目光顺着赵何的手指看去,然后看到赵何所指的那一座城邑的名字——武阳城。

    燕王的笑容瞬间冻结。

    武阳城是一座什么城池?

    在燕王即位之后其实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燕国的都城蓟都实在是过于偏僻和严寒了一些,就算是中原的士子来投奔你,这蓟都的气候人家也呆不下去啊。

    所以燕王就在更加暖和一些的南边,也就是燕国易水的北岸发展了一个燕国新的大城,这样也方便燕国将来南下争霸。

    这座城池就是武阳城。

    十几年的时间下来,武阳城已经是燕国最大最繁华的一座城池,如今的人口将近四十万人,远远的超过了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