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里的铡刀,闲不住-第2/3页





    赵桓其实想留他们一命的原因,并不是说怜悯生命,他还没那么闲。

    也不是害怕青史留暴君之名。

    他都杀了刘豫了,一个经略相公都被自己车了,这暴戾之名,绝对逃不过去了。

    虱子多了不愁,反正都这么多虱子了,也无所谓了。

    他其实担心的是这些人,都是皇城司的察子们调查出来的变节臣子。

    他担心自己搞这种特务政治,弄得人心惶惶,影响靖康三年对金人的作战推进。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他还是想要解决主要矛盾。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桓并不想自己成为大宋后世皇帝们效仿的对象。

    皇城司的特务政治,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那是皇帝手中极为锋利的剑。

    用的不好,就是武曌酷吏政治,那样的政治?br/>--0---0---小--说---00xs.co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逑担苋菀追直览胛觯跃鲇诔济瘛?br />

    他可是深深知道,祖宗之法的大宋有多坑。

    到现在他还在补赵光义留下的坑,什么时候河北路上的坑填完了,才算完。

    自己要是弄个祖宗之法出来,后世的子孙照着来,也是件麻烦事。

    但是李纲显然早就准备好了大堆的说辞,来应对自己的妇人之仁。

    “那这件事邢狱督办起来,要反复核实,不放过一个叛臣,也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先收押归案,查实一人,朕批红一人。”

    赵桓想了想,这些人留在朝堂里,也是个祸害,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给自己来一刀,更耽误事。

    还是李纲说得对,杀了就是。

    “额,官家要杀他们?”李纲愣愣的问道。

    他这准备了很久的劝谏的话,就是为了说服皇帝下必杀之心。

    可是皇帝似乎是直接同意了自己的看法?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其实朕也是考虑了很久,从年前归京,到现在这么久的时间。到现在朕还是有些犹豫。”

    “但愿朕做这些事,大宋臣民们能够正确的看待,而不是畏惧。”

    他也就是动了恻隐之心,总觉得都是宋人,给个机会也无妨。

    但是仔细琢磨,还是杀了了事。

    至于臣民会不会畏惧自己,他也无法左右臣民们的想法。

    大宋的皇帝是官家,不是天子。

    大宋的百姓会送大宋皇帝灯盏,上元节挂在宫闱中,以示与民同乐。

    可是自己这屠刀一举,恐怕大宋的百姓们,会畏惧自己这个越来越强势的皇帝了。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却又不得不如此。

    自己貌似在李纲铺设的路越走越远了,也就是越来越向着强权皇帝而去。

    他笑着说道“朕回了趟汴京,杀了三千金国黑水司的探子。杀了近三百人的叛臣。”

    “都是些该死之人,朕倒是不忍心杀戮,制造杀孽,可是他们偏偏要撞到朕的刀锋上来!”

    《吊古战场文》算是彻底结束了风波。

    大宋皇帝杀的血流成河,三百余户迁往岭南而落幕。

    赵桓在文德殿整整熬了十几天,熬过了整个正月,这十几天,开封府的铡刀可一天没闲着。

    每天做的事,就是反复核查这些人的罪状,召这些曾经的臣子上殿,询问案宗是否有误。

    但显然程褚这个人办事非常细腻,他报上来的这些人,无一例外,全是证据确凿的人。

    赵桓还因为见这些叛臣,被一个叛臣骂的狗血淋头。

    无外乎一些重视武将,抬高武夫的地位,最终也会死在莽夫的手里,再现当年关陇把控朝政之危局。

    关陇集团,宇文泰创立了府兵制度,定下了基本国策“关中本位政策”,立下了八柱国、十二将军基本西魏格局。

    十二大将军出将为相,不光是军事统帅,同样是政治领导核心。

    至此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关陇显赫的十二大家族,一直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