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8 不共戴天-第2/4页





    所以理论上,真正接受蒙巴顿指挥的部队,只有英属马来亚的四个陆军师。

    曾经在马来半岛作战的英印部队一度超过20万人,兵力虽然不少,作用微乎其微,盟军结束在马来半岛的作战后,安琪将大部分英印部队送回印度,只保留的四个师,而且还不满员。

    前段时间哗变的那个师,是这四个师之一,所以蒙巴顿现在不仅怀疑英印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怀疑英印部队的忠诚度。

    巴莫和翁山也是印度人。

    日本打着驱逐西方殖民者的旗号发动战争,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抱歉,我这边目前没有能力深入陆地作战,你们都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霸王’行动。”麦克阿瑟果断拒绝,他多次上书华盛顿,希望对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不可是华盛顿还是选择了欧洲。

    之前麦克阿瑟预测,如果向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那么至少要派出不少于500万军队,并且要做好战损100万人的准备。

    500万没问题,盟军出得起。

    100万伤亡不可接受,美丽国一战的抚恤金到现在还没有结清呢,100万能直接要了美丽国的命。

    这跟美国的国策也有很大关系,现在美国的重心还是在欧洲,东亚这边菲律宾已经收复了,重要程度直线下降。

    南部非洲这边不一样。

    南部非洲这边,东亚的重要性一直高于欧洲,这从军事力量的布置上就能看出来。

    世界大战刚爆发的时候,南部非洲第一时间成立第一集团军驰援英国本土。

    当时的第一集团军大约16.5万人,现在还是这个规模,没有任何改变。

    安琪率领的第四集团军成立时间较晚,规模扩张的速度,在南部非洲所有战区中士最快的,从最开始的不到10万人到现在的大约90万,第四集团军在南部非洲各大军区是实力最强横的。

    “印度军队超过300万,残留在印度东部的叛军最多不超过2万人,以印度军队的实力——”安琪不能说无能为力,这个问题也不能简单的用数字来衡量。

    单纯从能力上来说,奥金莱克是远超蒙巴顿的。

    盟军在北非击败隆美尔,实际上延续的是奥金莱克制定的作战方案,跟蒙哥马利和巴顿没多大关系。

    奥金莱克是因为跟温斯顿关系不好,所以被发配到印度,马来战役期间,奥金莱克竭尽所能给与马来方向最大援助,安琪和麦克阿瑟都心存感激。

    现在英军在东亚的总司令换成蒙巴顿,安琪不知道奥金莱克怎么想,但从蒙巴顿的表现上来看,他太急功近利,把个人荣誉置于大英帝国的利益之上,不太好评价。

    置于300万英印部队,用于印度方向的不到十分之一,这也是翁山能坚持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关于印度方面的最新情报是,蒙巴顿正在努力和翁山进行联系,希望把翁山争取到盟军这边。

    安琪不想评价这种方式是对是错,站在大英帝国的立场上,这明显是为未来埋下祸根。

    另一个时空的“蒙巴顿方案”,根源就在这里。

    “我们击败叛军是毫无问题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如果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东亚的和平,我认为这是值得的。”蒙巴顿要的是胜利,过程不重要。

    “上将阁下,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我们对于日军,以及日本仆从军的态度是彻底消灭,没有任何折中的可能。”安琪不给蒙巴顿操作的余地,大陆均衡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