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诗会第一题-第2/2页





    时间很快就两炷香了,也就是后世的十分钟时间,这么短的时间作出一首诗,说起来还真是有些严苛了,但是比之三国曹子建七步成诗那是远远不如的,所以各位考核的官员也都没有审阅的太严,总不能一轮就砍下八成的人,那未免有些伤了学子的争心。

    “好,诸位同僚,我这里有一首佳作,请大家欣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大儒褚亮大声赞道,还把作品当场吟了出来。

    褚亮虽然年纪不小了,但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四周之人听得分明,也纷纷叫好。

    “这首是何人佳作?颇有意境,不凡!”颜师古开口问道。

    “我看看啊,哦,怪不得呢,原来是齐国公的儿子,长孙冲,都说这孩子是长安年轻一辈里面的第一才俊,现在看来不假,不假。”褚亮吹捧道,笑着看向了国舅长孙无忌,对方胖胖的圆脸也满是笑意,还不忘对着四周拱手谦虚一下。

    就在这时,一声不满传了出来,众人回头看去,原来是大儒姚思廉,“狗屁不通,有辱斯文,就这文采还来参个什么赛?”

    “哦?简之(姚思廉的字),什么样的诗作能引发了你的老暴脾气?”颜师古打趣道,同僚们都知道,姚思廉文采学识高明为大家认可,但是这直性子脾气也是出了名的。

    直接将面前的答卷一甩扔了出去,姚思廉怒道:“老夫念不出口,狗屁不通。”

    巧的是,这张薄薄的答卷没落地,反而落在了许敬宗脚边,许敬宗笑着捡了起来,看着答卷直接朗读出来,“长安刚夏天,曲江池上玩,钓来鱼下酒,抓虾凑一碗。

    噗……”

    刚刚读完,许敬宗头一个忍不住笑喷了出来,果然好诗,怪不得能引发姚思廉的暴脾气。

    众多考官纷纷摇头,这些才子也是参差不齐的,难免有些鱼目混珠也正常。

    偏偏颜师古多问了一句:“老许,敢在陛下面前写这种捕鱼捉虾的诗作,不会是无名之辈吧。”

    “我看看啊,哦,原来是卢国公长子程处默。”

    程咬金一听,勃然大怒:“姓许的你不要乱说话啊,我老程的儿子作的诗哪里差了?”

    众人哈哈大笑,李二原本皱着的眉头一下就松开了,笑得眼泪都下来了,本以为是什么肤浅的顽童戏弄诗会,没想到是那个活宝,偏偏老程还站出来护犊子,不说你儿子作诗差,反倒赖人家考官,这对父子也是奇葩了。

    (ps:今日三连发,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