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章 命运长河,洪荒不朽-第2/3页



  闻言一边的乾铭立刻敬佩的赞同道:“在书院中,听说上京孟家是大晋众宗族中最是尊崇儒学的大家,与南方的孔家的儒林圣地,隐修不显的‘学宫’并称为当世儒学三大家,今日由小见大,仅从这一处铭就见识到了。”

  “此是一件善事,小情而恩惠众人,孟家不简单。”看着灯棚里高兴的猜谜者,乾泰也点头称善。

  “那就是说我们都可以猜了。那乾泰,你快给我猜这个填字的灯笼,我就要这件大老虎。”说着玉瑶读道:“‘月下二人踏碎冰’。”

  高高挂着的灯笼上的红纸竖贴,一行隶属小字写下,等着客人填下答案。玉瑶歪着头苦思冥想状,一点也猜不出答案。

  “十八姐,这个字我知道,应该是‘藤’字。”这时身边的乾铭张嘴喊出,满是兴奋。高兴的两小儿大是喊叫,全忘了往日在书院中学的礼仪了,不过在这里猜灯谜确实比往日在书院里回答夫子的问题有意思多了。

  兴奋的两人再找下一个填字的灯笼,‘残月下西楼’,这下两人立刻答不出来了。

  再看向乾泰求救,乾泰无奈的摇头微笑,心中也有些兴致,道:“是‘屡’字。”

  “是‘屡’字,是‘屡’字,还是乾泰厉害。”

  再找下一个时,却见那书生在三人身边笑道:“三位小客人猜字容易,可以试试这边的猜词试试,也为别人留些机会。”乾泰顺着书生的意思看向了另一边的灯笼,只是让玉瑶、乾铭两个不太乐意。

  ‘月出东山日西坠。’一看灯笼,果然难了许多,两个小孩立刻愁眉苦脸起来。

  这时却见乾泰微微一动,就笑笑道:“金乌辰时东升而起,酉时而落,此句当是‘此起彼落’,书生你看可对。”

  “不错不错,辰时升酉时落,再看这一个。”书生微微惊讶了一下,这么快就想到答案,像这样聪慧的孩子算得上早慧了,倒是灵智。

  “哇哇.......”一边的玉瑶、乾铭立刻兴奋的哇哇大叫。

  这时,周围的一些书生、游人已经注意到两小的欢叫声,看到乾泰这么快就猜出答案,立刻都叫好起来。

  中秋节猜灯谜,大家图的也是一个热闹,看到乾泰不凡,自然开始起哄围观。乾泰看下一个灯笼,立刻有人喊道:“小童可能答出,快让大家再开开眼见。”四周哈哈大笑。

  只见那乾泰摇了摇头,笑着指着灯笼道:“‘生意兴隆在子夜’,自然是‘盛极一时’一词了,书生倒不厚道,这可不是什么吉利话。”

  “呵呵,小公子赎罪,这却是书生的罪过。”书生面露苦笑,本想为难暗讽乾泰一下,却没想到被乾泰给揭露了出来。

  闻言大家俱都哈哈大笑起来,好在中秋节,大家也都是以玩为主,书生的狡猾全都当做了玩笑之举了。

  而乾泰笑了笑道,既然说是盛极一时,那只能再答一个,才能破了这箴言了,书生帮我再挑一个,今天可要算我破了你这灯会。

  闻言书生面色一正,文人诗词切磋,当一方说出要斗文时,那可就代表着各自的才学之争了,见识了乾泰这个孩童的聪慧,书生自然要认真起来。

  书生面色沉思一下,领着众人道灯棚的最里面,指着深藏的一个大红灯笼让乾泰猜,这个就是他这灯棚中相对比较难的一个。

  这是一个填人名的灯谜。灯上写道:‘周室东渡’。

  灯棚中的诸人也都围了上来,要看着这个孩童能否猜出,甚至有些人也暗暗猜了起来。

  这是一个故事灯谜,有关史书。这类灯谜一般都需要猜谜者有一定的见识知识,更能熟知一些前朝的历史书籍,这个书生看到乾泰岁小,让他猜这类的谜语,显然下了一番心思。

  “坏了,这一个是有关史家经文的灯谜,这类经文往日在书院中却不是我们主要学的东西,十九哥能猜得出吗。”

  “怕什么,别忘了乾泰往日可是最喜欢看史家经文了。嘻嘻,等这次我回去后,把咱们这次的经历一定要告诉父皇,父皇一定会喜欢。”

  在诸人的等待中,乾泰微微回忆了一下自己关于前朝大周的记忆,周朝是前朝几次人间大一统的朝廷,当年的皇室是扬州世家望族中的司马氏。‘周室东渡’,说多是当年周朝末期,接连三代皇帝无能,致使接连三次迁都,一连从当时的京城镐京一路搬移到如今的汝南扬州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