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梅园



    到了月末二十五日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不多久就飘起了雪花。雪势倒是不大,雪花零零碎碎,稀稀散散的。后来小雪停了,复又下了淅淅沥沥的冬雨。总的来说,算是雨夹雪的天气,不是利于出行。

    后来是套了一辆马车,张承延和一身男装的秦韵,坐着马车前往梅园。秦韵是懂得乔装的,也会一些模仿,连声音都偏向了男子,只是这样一来,在秦韵身边,他这个真正的男子,倒是显得太普通了。

    “其实我现在有些后悔了,要不你回去吧,我自己也行的。”马车里张承延酸溜溜的说了一句,引得秦韵笑出了声,“那可不行,身为读书人,怎可出尔反尔,只好委屈你了,当我这个‘秦公子’的陪衬吧。”

    轻松地闲聊了几句,就说到了这梅园上,张承延对这个是不熟悉的,反而是秦韵说了许多。这南郊梅园是老王爷的产业,这老王爷是当尽圣上的皇叔,是先帝的兄弟。明州城是本朝龙兴之地,自开国以来,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位王爷被分封到此地,也算是替着皇室看守祖地。

    虽然现如今科举已经不考诗赋,但毕竟士林风气已经成型,这诗词并未因为被踢出科举而受到冷落,反而更加繁盛。眼下明州城的这位王爷,名叫赵焕,是个喜欢诗词的主,在学问上也是造诣颇深,年轻的时候,曾经也参加过科举,最后虽未中甲榜,但也是乙榜三十六名,是个不错的成绩,当时在京城也是一桩美谈。

    梅园在城南郊外,依着小秋山而建,占地颇大。到了那里的时候,府前停了不少马车,好在这个地方除了一座梅园,也没有其他什么建筑,倒也有足够的地方停放。

    下了车,两人步行着来到了府门前,张承延递上请柬,看门的小厮也是识字的,看了一眼请柬,便邀请两人入府,“两位公子,府宅前院颇大,二位可随意游览,但是后宅乃是女眷之地,还望莫要乱闯。”

    两人点点头,那小厮也没了别的交代,就退身回到了门前。梅园分前后宅,男子在前宅。参加诗会者,若是和诗会主人相熟的话,此时该先去拜访主人家,不能失了礼数。不过他们与王爷连面都没见过一次,倒是用不着这些,便在前院的亭台之间游玩即可。

    此间的主人赵王爷,今日所着也是一身儒服,在前院正厅里,和受邀而来的明州城一些学问大家闲谈着,时不时的还会接见前来拜访的年轻士子。

    “正之,这次的秋闱你是主考官,这些年轻人的卷子,大多都是你经手的,不知有多少是可造之才?”赵焕正在和一个中年文人说话,唤他正之,此人正是秋闱的主考官范正之。

    “毕竟是年轻人,从文章上看,大多还要历练,言论过于理想化了,就是书生意气,若是真到了官场上,怕是要碰的头破血流。不过也是有几个不错的,像周世安,他的试策文章就写的不错,将来为官也是干练的。”范正之简单的点评了一下今年秋闱士子的卷子,提到的周世安引起了堂上诸人的兴趣。

    周世安的名字,这些老一辈的文人,也是听说过的,这几年在明州的声名不错,在座的这些个人,大多也都见过,谈吐之间是个不错的年轻人。特别是范正之这时候点出来此子的试策文章写得不错,众人就把谈论的焦点放到了周世安的文章上。

    前厅外面的大半地方,随处可见今日前来参加诗会的年轻文人。一路上张承延和秦韵遇到了不少士子,大都是不认识的,寒暄几句就错身而过了。后来遇到了赵审,这才停下来多说几句。赵审这人也是今年中了榜的,不过其才学与周世安相比,还是有所不如的。张承延与之谈了几句,便说到了秦韵身上。

    “哦,倒是忘记引见了,这位是秦山,在下的好友。因想出来见识一下王爷的梅园,所以便一同前来。”

    秦韵往日来往的多半也是文人士子,一些场面上的话语也会说一些,便也与赵审聊了几句。

    “张兄,梅园地大,好景致很多,可慢慢观赏。我这边还有些事情,不便继续相陪,还请见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