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政区划



    ??我这一惊非同小可,心里的惶恐和畏惧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你怎么了,左脸是不是很疼?”

    这黑人骤然抬头,嘴角抽搐,眼神迷离,此刻,甚至还很艰难地吐出了几个英文字母,“是哇,开始的时候,还略有一些搔痒,现在却变得越来越疼,甚至,我连搔也不敢搔了。”

    彭子羽脸上就露出了极不耐烦的表情。这时,他挥了一下右手,道,“那好,你先到一边歇着去吧。其他人快点给我过来,把这棺椁撬开了,记得这次要小心一点,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众老外齐声回答,“好的,oss!”

    于是,那个左颊被毁容的黑人就闪到一边,把姬行义给他的药瓶掏了出来,端在手心,哆哆嗦嗦地敷着药粉。

    其他人则操起洛阳铲、铁镐什么的,用力撬动着这铜棺,很快,上面便传来了“吱呀吱呀”的声音,刺耳之极。

    我由于闲得无聊,此刻,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询问着,“老义,刚才你说过,进入东北的黑夷可分为三批,其中,就以第三批最为厉害,那么,他们现在还在吗,到底分布在哪些地区?”

    姬行义的头颅在仰起,嘴里亦在不断解说着,“可能在内蒙古赤峰附近,也就是所谓的蒙东地区,这里是蒙古民族的发源地,包括赤峰、通辽、兴安盟和********四盟市。”

    我不断眨着眼睛,“这儿的人有什么特点?”

    姬行义微微笑了一下,便不断叙述起来,“长得和我们汉族差不多,长狭脸,大眼睛,而且,在基因上,也非常象汉人。”

    彭子羽也奔了过来,表情非常惊愕,“怎么会这样?这一批人是怎么来的?”

    姬行义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眼里亦闪烁不已,似乎在不断地思索着,“涿鹿之战后,黄帝对蚩尤余部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这样,其中一部分人就滞留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夏后养猪、豢龙,后来,还被封为‘豢龙氏’。”

    我摇了一下头,“等等,这豢龙算怎么一回事?”

    姬行义道,“其实就是指养扬子鳄,石峁遗址曾发掘出扬子鳄的骨骼,据专家考证,这儿可能是唐尧城,也就是帝尧所建的都城。”

    刘二问,“这群黑夷怎么会养扬子鳄呢?”

    姬行义不断分析道,“这可能是因为,黑夷的老家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对这个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平时就以养猪为主,养扬子鳄为副。”

    我几乎快笑出声来,“既然要分封,豕韦氏肯定要注入大量华夏因素的——当然,华夏这两个字,在那个时侯,可能根本就没有产生。”

    姬于嫣双眼在发光,“哦,我明白了,商朝灭夏之后,这批人也随着豕韦氏逃向东北,慢慢地,也就不断地夷化了。”

    我点起头来,“嗯,这一群人应该是夏后所派出的,负责对豕韦氏实施管理的行政人员,换一句话说,他们也是炎帝和黄帝的直系后裔。”

    姬行义低下头来,沉思了一会儿,便说,“比如,蒙东地区的科尔沁草原的‘科尔沁’三字,很明显是帝喾高辛氏的夷化发音,同理,外蒙古的克烈部,应该也是高阳所化,这说明我们炎黄族曾对他们实施过有效管理,并且,这种行政区划还依然存在,任何人都无法抹煞。”

    我想了一下,又问,“那么,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部呢?”

    姬行义嘴里发出了笑声,“应该来自土伯,或者土濮,是我们夏系民族迁移过程,与那一群黑夷混居在一起后所形成的部落。”

    我的兴趣就变得越来越浓了,“老义,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着类似的行政区划?”

    姬行义向铜棺内瞅去了一眼,然后,又抬起头来,瞅了一下我们,“其实南迁的羌氏民族中也非常多。比如克钦族、钦族,应该隶属于分封在东部的帝喾高辛部,而克伦、克耶、克伦尼等民族,则来自高阳部,这种痕迹历经了几千年,仍然没有消失。”

    我冷笑了一声,“可是,国内的一些个学者,偏要鹦鹉学舌,硬要扯什么夏朝不存在,炎黄蚩也只是神话之类的鬼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