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修蛇(2)



    ??姬于嫣尖叫连连,脸上呈现出复杂之极的表情,很显然,她对姬行义刚才所说的内容还非常难接受,“爷爷,这不会是真的吧?”

    我在眉宇间抹了一下,不断地揉搓着自己的双颊,以把身心间的疲倦和困意驱出去,可是,不久之后我就发现,疲意好象已变得越来越强烈,如果不是附近还非常危险,我几乎要躺在这地上,抛弃一切,稀里糊涂地睡一觉。

    可旁边又响起了姬行义的说话声,“当然是真的……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炎黄族的王统在持续南下,与此同时,那群黑夷的王统却在不断北上,这样,北方大部分地区和民族的语言就多音节化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打了一个吹欠,“而南方各地区和民族的语言都在单音节化?”

    姬行义的右手伸了过来,在我的肩膀上不断抚摩着,“是呀,少爷你想呀,现在西南地区民族众多、语系庞杂,但大部分民族的语言,却和我们的汉语非常相似,这难道是出于纯粹的巧合吗?”

    我很快就摇起头来,“当然不是。”

    彭子羽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小镊子,在这铜棺内不断敲击着,很快,这骷髅身上便飘起了一缕骨灰,纷纷扬扬的,显得煞是好看,一如东北地区的大雪。

    听到这时,他连忙就抬起头来,“谁对西南地区的傣语和布依语作过一番研究么……西南地区民族虽多,但这两个民族非常典型,值得大家去研究。”

    我瞅了他一眼,“我有。这次上贵妃岭之前,我曾经关注过这一个领域,虽然属于走马观花,不太深入,但总体上,还算是有一些涉猎吧。”

    姬行义眼里折射出一丝喜色,“哦,你能分析分析么?”

    我闭上双眼,右手触在自己的大腿之上,不断掐拽着,几秒钟之后,思路便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傣族和布依族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其核心词与我们常常所说的汉语区别很大,但在腔调上、发音上甚至在语法上,都非常类似;至于白语嘛,简直象汉语的某一支方言,除了口音略重了一些之外,根本不存在任何区别。”

    彭子羽瞅向了姬行义,“义爷,你觉得呢?”

    姬行义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彭子羽接过那把镊子,然后,凑进铜棺之旁,不断刮弄着这骷髅身上的骨赂。与此同时,他的语气也变得越来越凝重了,“黄帝攻下蚩尤的老巢之后,很快就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在那儿,先后建立起古巴国、古蜀国等政权,再加上,炎帝的后裔丛帝也迁至西南,创立了开明王朝。所以,在先秦之前,尽管百濮和西南夷的人数还非常多,但是,由于一直都实行夏君黎民制,很快,整个西南地区都华夏化了,而他们的语言,自然也以单音节为主。”

    我心里的神往之情不禁就油然而生,“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

    姬行义手里的镊子就扬到了空中,不断地晃来晃去,“这还不止呢……这种夏化的过程,甚至还漫延到整个东南亚地区,现在的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和越南语中的很多词语同样以单音节为主,和我们所讲的汉语差不多,应该也与这个有关。”

    我感叹着道,“一攻下西南就建立建立政权,说起来确实是一步好棋,影响深远,泽惠至今,直到现在,我们这些做子孙的都可以说受用无穷。”

    彭子羽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他的角度似乎就非常刁钻,“义爷,王统就这么厉害,难道因为王族的迁陡,就决定着这个地区的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变化?”

    姬行义干脆撂下了那把镊子,“那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黑夷的王统迁到了东北,所以,慢慢地,整个东北地区的语言才不断地夷化,无论百濮,黑夷,还是货真价实的炎黄遗部,都逃不脱这种宿命。”

    刘二则瓮声瓮气地问,“怎么,历史上有很多炎黄遗部流落到东北地区吗?”

    姬行义似乎陷入了沉思,很久之后,才缓缓回答道,“是有一些。比如说高句丽,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古材料来分析,他们应该隶属黄帝的后裔高阳所统辖的部落,‘高句丽’三个字也很有可能是‘高阳’所化。只是,因为他们迁到东北,与游猎于此的靺鞨杂居在一起,最后才慢慢地夷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