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葬(2)



    ??也不待吩咐,一众老外们便走进走出,穿梭不已。此刻,他们的步伐变得滞重而又忧伤,似乎每走一步都相当吃力,都需要付出十几二十分的努力。

    毕竟属于同一批来中国的,是人都会有感情。

    何况他们经历了并肩作战,枪林弹雨。此刻看到自己的同胞牺性,心情自然会有所波动。

    所以,也不待彭子羽吩咐,这时他们便已行动了起来,转向洞穴的各个角落,不断搜索着。

    枯叶和枝条什么的也被一一拾起,堆在这尸体的旁边,很快,这个并不太大的洼地便已经堆满了各种木柴,高如山丘。

    姬行义默默地往这尸体上添着木柴,面无表情。

    尸体上的树枝在滋滋作响,枯死的尸槐终究也是尸槐,再也无法惨笑、哭嚎甚或是颤动。它们就象普通木柴那样,刚刚被抛入,便已在不断地燃烧了。

    随即,一大簇一大簇的火焰就已窜了出来,只见它们通体赤红,随风摇曳,不断颤栗,每一次漫延便散发出一种淡淡的焦臭味来。

    不知道为什么,这气味非但不显得令人难受,反而使我们感慨万千思潮澎湃。

    因为我们的心里早就没有了枯叶和枝条,也没有了焦臭,不断萦绕的只有这熊熊燃烧的火焰。

    从某种意义上说,火是文明的象征,正是因为有了火,我们的祖先才从森林和山区走出,创造出这绵延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当昆仑山的光明顶上生起了整个中国的第一堆火,当祝融建造出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火房,当楚子熊绎和鲜卑之君为周天子添上第一根柴禾,我们这个民族才正式告别茹毛饮血,进入文明时代。

    所以,这火才刚刚燃起,我们便激动得全身摇晃泪流满面了。

    在火光映照中,我们竟发现这个黑人的全身都已经融入了,这一刻,黑便不再是黑的,白也不再是白,所有的一切都已经付之于这熊熊燃烧的烈火了。

    也许,生命就是一团烈火,所以,在火焰的炙烧下,这个老外才会显得如此安静、详和。

    姬行义看着看着,突然就弯下腰来,嘴里念念有词。

    “叔于田,乘乘黄。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

    姬行义的声音显得苍老而沉郁,此刻,只见他的身形忽然上升,忽然又下降,似乎在为这火焰以及那老外举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他的意图我们并不了解,他所念的祭语我们也似懂非懂,但不妨碍大家为这勇敢的逝者献上最后的敬意。

    所以,大家刚把所有的东西放下,便已凑了过来,纷纷朝这火堆鞠着躬,甚至连那一群老外也不例外。

    良久之后,我们才重新把包包背起,准备出发。

    姬于嫣似乎有一些不解,“爷爷,刚才我们为什么不实行跪拜礼?”

    姬行义在她头上抚了一下,“跪礼作为一种祭祀礼仪,****之际就已经出现,但也仅限于祭祀,嫣儿,你要记住了,我们姬家子弟上跪皇天厚土,下跪父母长辈,其他一切人都无须跪拜。”

    我的兴趣又生了出来,“老义,我听说在古代,君臣之间好象也是要跪拜的?”

    姬行义从地上捡起M16,然后,就对着枪管吹了几口气,“少爷,你还没有弄明白跪与拜的区别。”

    我非常诡异地道,“哦,跪和拜不是可以连用的么?”

    “不,有时候,虽然可以连用,但认真说起来,它们并不是同一回事。”姬行义右手一抛,便把M16颠在背上,“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著地为拜,在宋朝以前,君臣之间则只需稽首,而无须去拜!”

    我接过话头,“也就是说,从元朝开始,君臣之间才必须要跪拜?”

    姬行义点头道,“对,我们这个民族,跪着跪着,头部就不断向地上叩去,甚至连腰身也伸不直了。”

    彭子羽此刻干咳了一声,便说,“义爷,健少,别老是去扯跪不跪的,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