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虫殿(2)



    “我靠,这玩意有趣极了!”

    刘二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朝D壁上砸去,很快,便有一只蝗虫跌了下来。

    他迅速把这虫捡了起来,递到我们面前,“咦,这蝗虫怎么石化了?”

    我想了一下,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没什么好稀奇的……这里非常干躁,树脂的隔水性又好,这样一来,很快就会石化的。”

    彭子羽瞅了好几眼,才露出了非常奇怪的表情,“但是,这里怎么会有树根?”

    说完,他便是一阵使劲擦拭,几分钟之后,一棵小树便露了出来,根须虬曲盘结,树干挺拨平滑,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树冠部分被一块石头拦住,令人看不清上面的情形。

    彭子羽见状,只好开始拭抹两端。之后,更令人吃惊的事情出现了,在这小树的右侧,悍然悬挂着一颗头颅!

    只见这头颅嘴形张开,眦牙咧齿,表情显得非常狰狞,头顶上甚至还被剥去了一块头皮,伤口很大,甚至连上面的血痕我们也看得非常清楚。

    我皱着眉问,“这儿为什么要挂一颗人头?”

    姬行义又看了几眼,才说,“古人对人的头盖骨有着比较特残的喜好,比如藏传佛教流行一种嘎巴拉碗,修密宗举行灌顶仪式时就必须要用,另外,匈奴人甚至还把月氏王的头骨制成酒杯用来饮酒。”

    我又瞅了几眼,就笑了,“这个好象不是酒杯吧?”

    姬行义往悬挂人头的树枝上瞅去了几眼,便说,“不是……这个可能是猎头族的杰作。”

    我吃了一惊,“猎头族?”

    姬行义的视线在不断上移,最后停留在这头颅的顶端,“对,猎头族杀死敌人之后,一般会剥取他们的头皮,少爷你看,这个就是他们在剥去头皮之后所留下的血迹。”

    旁边的彭子羽道,“难道哀牢人属于猎头族?”

    姬行义道,“其实猎头行为在古代非常普遍,中原地区偶尔会看到,南方各地尤为流行,我曾经查阅过一些资料,发现附近的僚人、俚人和乌浒人都有猎头的习惯,他们的生活区域离涸川并不太远。”

    我瞅着有点恶心,连忙就避过头去,“这习俗真心是野蛮。”

    姬行义摊开双手道,“这没办法的……人类就是这样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没有任何民族能够例外。”

    我笑着问,“我们汉族好象比较文明吧?”

    姬行义把头仰了起来,沉思片刻才说,“汉文明的特点是比较早熟,比起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等古文明,我们华夏起步要晚得很多,但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时间,便迅速成熟了起来。”

    我对他的观点表示了认同,“发展速度这么快,应该能尽量避免了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阵痛?”

    姬行义面部颤了一下,便说,“不,丑恶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内斗、杀戳等等。”

    我点着头说,“是呀,其实汉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内残而外忍,即对自己人残忍无道,对外敌则一味隐忍退让。”

    旁边的姬于嫣突然发问,“听你们不断谈猎头族,现在毕竟是法治社会,还会出现这样的民族吗?”

    我转过头去,瞅了一眼她,“当然还有……1961年11月,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帝国到几内亚南部海岸去探险,据说就被猎去了头颅。”

    彭子羽附和着说,“相关的报道我也看过,应该是真实的,后来不断有人去当地深入调查,证实这事儿是当地的阿斯马答族人干的。”

    楚九儿叹息着道,“天呀,这简直是太恐怖了。”

    姬行义笑了起来,“其实在离哀牢不远的缅甸,直到近现代甚至也有猎头族。”

    我瞅着他问,“哦,到底是哪个民族?”

    姬行义道,“主要是生活在野人山附近的一些民族……比如佤族和克钦族之类,他们好象与缅甸政府军冲突不断。”

    经过连日奔波,这时我惭惭生起了一些疲意,这时就一边揉着自己的脑袋,一边指着墙上的头盖骨问,“老义,猎头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杀死外敌之后,剥取头皮以充作纪念,不知道这个到底有何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