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坛罐(2)



    我们朝前方刚跑出几步,便有一股浓郁的陈腐味传了过来,不断往肺叶里面钻,被这味儿一熏,大家便脚步踉跄摇摇欲坠。

    我们硬着头皮继续向前奔去,两三分钟之后,终于看到了楚九儿刚才所描绘的东西。

    只见这儿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坛子,大的,小的,圆的,椭圆形的,黢黑色的,褐灰色的,最里一层似乎被层层叠叠摞在了起一起,由于周围的光线非常幽暗,此刻看来就象一个个狰狞的骷髅人头。

    而近处则东一个,西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显得非常絮乱,有些坛子就象被随意扔下似的,竟已被摔出了碎片。

    我瞅了一眼,就感到非常好奇,当即从地上捡了起来,凑到眼前仔细端详着,“老义,你看这坛子弄的,端口上居然也上了蜡……”

    姬行义也向这坛子上瞅来了一眼,道,“嗯,古代的防腐技术非常厉害,蜡至少能起密封作用。”

    我一边瞅,一边摇晃着,里面“叮当”作响,声音非常奇怪,于是我又问,“这里面盛了什么呢?”

    姬行义淡然笑着,“应该是祭祀用品吧,毕竟贵妃岭以前是一片乱葬冈,附近的坟墓多得数不尽数,每当清明节来临时,就不断有人前来祭祖。”

    刘二象是想起了什么,突然惊呼起来,“不对,里面盛的应该是咸肉吧?”

    姬行义断然否定着,“这不可能。”

    看他说得如此武断,我马上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老义,祭礼用品也包括鸡鸭血肉、酒礼香烛哇,怎么就一定没有咸肉?”

    姬行义哑然而笑道,“中国人的祭祀源远流长,祭祀对象一般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祭天神叫‘祀’,祭地祗被称为‘祭’,祭宗庙则叫‘享’,无论是祭天神地祗还是宗庙,一般都只用‘大牢三牲’,或蒸或煮或者祭上活物,向来不存在什么咸肉一说!”

    彭子羽搭腔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出现‘活祭’这个词?”

    姬行义:“对。”

    但我还是有一点不服,连忙反驳着他说,“老义,可这儿是墓穴之内,又不是外面,怎么会出现祭祀?”

    姬行义脸上终于露出了难色,“这……”

    我想了一会儿,就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观点,“墓穴之内不会出现祭品,只会出现陪葬品……这些岩洞大小有序,相互联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九宫八卦阵,而外面则是洞葬区,老义,既然这样,这些坛罐会不会与葬礼有关?”

    姬行义似乎兴奋了起来,“少爷,你说得对,继续啊——”

    说完他便又很特别地瞅了我一眼,眼里露出了欣慰的表情,作为善水堂的CEO,泸上姬家的现任掌门,他现在已经年满八十岁了,白发苍苍,风烛残年,所以非常期待我们能接他的班,继续祖父和父亲未竟的事业。

    可是,我自幼目睹父辈们的离家出走,并且杳无音信,说真的,对这盗墓之事充满了厌恶,只是在回国之后,出于现实需要,才匆匆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所以,现在就有了一些进步。

    对此,姬行义显然是乐观其成的。

    念及于此,我眨了一眨眼睛又分析道,“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是洞葬……比如洞葬一般由什么人操办,葬礼如何葬制会怎么样,只有搞清楚这一切之后,我们才会对这坛罐里面所盛的东西有所了解。”

    彭子羽怒喝道,“费那么大的劲儿干嘛,有那时间,我们不如把这坛子砸了拉倒。”

    我似笑非笑地瞅着他,“难道你不怕砸碎之后,突然又有一只尸蟡爬出来?”

    彭子羽马上就蔫了,只好垂下头来,悻悻然生着闷气。

    “哀牢国没留下任何文字资料,我们想研究这个国家的葬俗葬制葬礼简直毫无头绪。”说到这里,姬行义又顿了一下,便说,“不过,洞葬在苗族聚居区也非常流行,我对此倒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还有一点点研究!”

    我马上就兴奋了起来,“哦,苗人的洞葬一般由什么人来操办?”

    “鬼师……也就是苗寨中的一种专门操办丧事的巫师,据说他们一般都具有相当高的法力,精通沟通阴阳超度亡灵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