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洞葬



    阴气在不断袭来,被这玩意儿一弄,我们很快就觉得浑身发冷惊悚之极。甚至,此刻我们已经走出了十几米远,身后那“嗬嗬”惨笑仍萦绕在耳畔,就象是甩不脱一样。

    我们所有的人都紧张之极,蹑手蹑脚地向前方绕去,可惜,这儿的蛇木却似乎更多了,密密麻麻,郁郁葱葱,高高的树冠被洞穴所囿,便又垂了下来,使得我们的脚步变得非常困难,惟恐会撞见一些什么。

    树上则堆满了各种骨头,比如蛇骨、鼠骨、狼骨和牛骨之类,横七竖八,零零碎碎,场面乱成了一团。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我们已经变得非常谨慎,生怕自己的粗心会触犯禁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姬于嫣似乎还没能从刚才的情形中摆脱出来,此刻看着这些骨骸,就颤声问道,“爷爷,不是说龙只是一种混合图腾吗,这儿怎么会出现真龙?”

    姬行义闷声道,“刚才那东西只是被我们盗门中人称为尸域青龙而已,并不是什么真龙……”

    我接着又问,“既使这样,也非常奇怪了,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吗?”

    姬行义思考了一下,便缓缓回答,“中国神话中的龙,本来就有善恶之分,比如《淮南子》中就有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焰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彩石以补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这里讲到的黑龙就是恶龙,但却被女娲杀了!”

    彭子羽也插了一句,“嗯,直到三国时代,中国人仍有屠龙的传统,比如东吴大将周处所除的‘三害’中就有龙!”

    我笑了起来,“这好象是蛟吧。”

    姬行义小心翼翼地绕开一块牛头骨,然后快速向前方奔去,“其实蛟也就是一种龙……史载刘累曾经为夏帝孔甲养龙,后来死了一条,他就偷偷逃到河南居鲁山,可见,龙的地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人们既可以豢龙,又可以屠龙。”

    我愈加觉得有觉,“这倒也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一点没有,中国人对待龙的态度也是非常暖味的,‘屠龙’的故事源远流长,《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更过份,甚至还敢剥龙的皮抽龙的筋!”

    姬行义此刻笑得更恣意了,说,“至于政治上的‘屠龙术’,更是成为了一门显学,据说中国最后一个精通屠龙术的名人,就是清末民初的杨度,此人名气很大,甚至还曾辅佐过袁世凯,可惜最后却功败垂成了。”

    这时旁边又响起了彭子羽的声音,“这儿到底属于什么地方,为什么既有悬棺,又有蛇木?”

    我瞅了他一眼,“这个好象之前已经讨论过了……从‘卍’字符和‘一’字符之类的神秘符号来看,这里可能属于哀牢国地界。”

    彭子羽摇了一下头,脸色变得非常凝重,“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好象并不太大,如果这里真的属于哀牢国地界,那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汉代器物,比如那元鼎四年之后才铸造的五铢钱,还有西流盛行的长冠、长冠服和舄之类?”

    我思索了一下,便说,“哀牢国在汉武帝时期就与西汉交好,会不会从这时开始,汉武帝刘彻就派军队来到了这儿?”

    姬行义顿了一顿,便说,“嗯,少爷,你说的倒也在理……汉廷曾和哀牢联合攻伐夜郎,甚至也曾对夜郎、冉娏、滇、嵩、交阯、邛都、靡莫等小国持续用兵,这样一来,他们就极有可能在哀牢国境内设立军营或者外交联络点。”

    我思索了很久,仍然觉得疑虑重重,“但是,那汉墓规模是如此庞大,那么,葬在里面的人肯定非富即贵,我想不通墓主人身为西汉的贵族,为何会被葬在这鬼地方……”

    姬行义皱着眉头说,“这其中肯定会有内情的……但是即使存在再多疑点,大家都无法去谈,因为我们甚至连主墓道都没进入.”

    我也在不断叹息着,“唉,现在我们似乎离主墓道越来越远了!”

    这时姬于嫣快速奔向前去,摇着姬行义的手问,“爷爷,就算此地属于哀牢的地界,但哀牢国那么大,起码有几十万人吧,为什么悬棺偏偏出现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