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自由亚齐运动-第2/4页





    “再见。”

    目送温碧霞离开,待电梯门重新关上后,卫雄抬起右手打开一看,他右手掌中多了一小团纸。

    这是刚才温碧霞走出电梯前塞给他的。

    把纸团打开,只见上面写着——晚上9点,洛克菲大酒店1105号房。见此,他不禁露出了微笑。

    他算是看出来了。

    所谓偶遇压根就是温碧霞自编自导自演的,目的嘛?呵呵,纸条上的内容已经能说明一切了。

    来到办公室后,卫雄就暂时把艳-遇放在了一边。

    虽然他不像温碧霞说的那么忙,但每天要处理的事还是很多的,何况有时候还要接见来访的客人。

    下午,在一家咖啡馆的包厢里见到了两个东南亚面孔的男子。

    “迪罗先生,你好。”

    卫雄微笑的与其中一个看起来约六十多岁的男子握手。

    此人名叫哈桑·迪罗,这个名字听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他却有一个让印尼政府痛恨的头衔——

    自由亚齐运动领导人。

    亚齐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部,1511年葡萄牙侵占马六甲后,许多穆斯林商人被迫迁往亚齐等地。

    各国商船被迫另沿苏门答腊西岸经巽他海峡进入印尼群岛。

    因此,位于这条航线北端的亚齐开始逐渐繁荣,并建立独-立的王国,第一任苏丹为阿里·穆哈雅特·夏。

    1521年。

    亚齐摆脱比提尔王国的统治后,发动一连串‘圣战’,以图赶走葡萄牙殖民者,控制胡椒产地。

    1547年亚齐对葡萄牙人发动强大进攻,几乎攻陷马六甲。

    1564年亚齐进攻柔佛王国,掳走苏丹,摧毁柔佛城。此后亚齐同葡萄牙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575年。

    伊斯坎达尔·幕达是亚齐王国著名的苏丹。

    在位时亚齐的势力达到高峰。亚齐王国疆域西达英德拉甫拉,东至西亚克。

    还征服了彭亨、吉打和霹雳,取得马来半岛的胡椒和锡产地。

    1613年和1615年,伊斯坎达尔·慕达两次进犯巴都沙哇尔。1629年,他大举进攻马六甲。

    但为葡萄牙、柔佛和北大年的联合舰队所败。

    17世纪40年代柔佛乘机向西亚克和英德拉基利扩张。60年代以后,米南加保逐步挣脱亚齐的羁绊。

    马来半岛诸国由于得到荷兰的支持也摆脱亚齐的控制。

    17世纪末,亚齐对胡椒贸易的控制也被荷兰殖民者打破。1873年3月荷兰派远征军入侵亚齐。

    次年1月占领亚齐首都和王宫,

    苏丹马赫穆德·夏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

    亚齐人民在新苏丹和伊斯兰教首领杜固·乌玛的领导下继续进行顽强的抗荷斗争,时间长达30年之久。

    1913年亚齐沦为荷兰殖民地。

    1949年印尼脱离荷兰殖民独立,并以武力占领亚齐。然而在这之前,亚齐从未被荷兰正式统治过。

    因此,亚齐分离主义者认为亚齐应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加入印尼。

    1976年,哈桑·迪罗成立武装组织自由亚齐运动,并任该组织领导人,以暴力方式争取独立。

    总部设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哈桑·迪罗生于1930年9月4日,据说是亚齐抗击荷兰的英雄东古·齐克·蒂·迪罗的后人。

    1953年。

    亚齐地区参与伊斯兰教国运动时,哈桑·迪罗正在驻联合国的印尼使团工作,属于印尼官员。

    在亚齐地方叛乱领导人的支持下,他成为伊斯兰教国运动驻联合国大使。

    由于他的努力,曾使伊斯兰教国运动在困难时期获得了一些军事物资。然而,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

    之后他留在美国并获得了法学博士。

    与美国、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许多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虽长期生活在国外,但哈桑·迪罗始终关注亚齐地区的发展变化。

    1976年,他重返亚齐,建立自由亚齐运动组织,开展游击斗争,可惜暴力抗争又岂是容易的。

    很快,1979年的第一次运动就遭遇了失败。

    接着哈桑·迪罗便流亡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至今。既然他流亡北欧,又怎么会出现在香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