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感情再近



    孟九成点头微笑,说道:“正常来说,李全是守不住穆陵关的。但现在有所不同,我军在这里,可以说是确保了他的后路不失。如果金军从后抄袭穆陵关,便要先过我们这关。”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况且,虽然李全担心我军占其地盘,而没有应允增援的好意,但我还是送给了他几十架抛石机。只要金军不能抄袭其后路,正面进攻穆陵关,李全那几万人马倒也能支撑些时日。”

    “孟帅运筹帷幄,总能料敌于先。”杨妙真不掩钦佩神情,见孟九成递来水囊,爬山口渴,便伸手接过,喝了几口。

    投桃报李,两人的亲卫又都知趣地散在远处,杨妙真伸手从腰间取出一方布巾递给孟九成。

    “谢谢!妙真,无人时,叫我九成好了。”孟九成接过布巾,似乎在擦脸,暗暗在鼻下闻了闻,然后珍重地揣在了怀里。

    杨妙真见孟九成藏了自己的汗巾,脸腾地红了,轻咬嘴唇,移目远方,举起望远镜瞭望,以遮掩羞涩。

    “妙真,坐下歇歇。”孟九成叫得亲热,心中好笑,信心也是大增,觉得一个湿吻,一记龙爪手,便能让这巾帼女豪体软如酥。

    杨妙真转过头,发现孟发成已经摘下披风,在一块平溜的石头铺好。犹豫了一下,她坐过去,坐了下来。

    孟九成也坐下来,就在杨妙真的旁边,挨得不近不远,深吸气,便能闻到女子身上的淡淡香味。

    天很高远,风有些凉,周围的草木枯黄一片,未枯的也露出瑟缩之态。

    “除了我军在间接支援李全外,我还给刘二祖去了书信,希望他也能展开行动,牵制部分金军。”孟九成缓缓说道:“互不统属,各自为战,此义军之大害。彼此呼应,相互支援,才能使金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杨妙真点头称是,深以为然,尽管这是经历过失败所得到的教训和感悟。

    “我与妙真合军的事情,也在书信中告诉了刘二祖。”孟九成轻笑了一声,说道:“妙真的大名,可比我响亮。现在,山东义军便以咱们、刘二祖、李全这三家最强大。”

    “孟帅谦虚了。”杨妙真看到孟九成作怪似的歪头盯着她看,微抿嘴角,低声道:“奴家说错了,九成莫要见怪。”

    孟九成呵呵一笑,用手中的望远镜轻轻敲了一下杨妙真手里的,说道:“打完这一仗,总有个把月的平静时期,咱们就把亲事办了。这样——总是有些别扭哈。”

    杨妙真嗯了一声,清眸流盼,缓缓垂下头,轻轻抿着嘴角,似笑非笑,似羞非羞。

    孟九成心中一动,不由得轻声吟道:“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杨妙真抬眼看向孟九成,含羞一笑,静等着孟九成把这怪异的诗词诵完。

    孟九成抓耳挠腮,拧眉挤眼,原诗他倒还记得,可那意思就全跑偏了,什么珍重,岂不是在向杨妙真告别?

    凑,怎么也得凑上两句,孟九成搅尽脑汁,手握紧了拳头又松开,脸涨红了又变白。

    终于,在杨妙真轻启朱唇要说话的时候,开口吟道:“道一声绝色,赞一声袅娜,那绝色袅娜里有蜜甜的忧愁——”

    随着孟九成如释重负般地长出了一口气,整个身体都轻松下来。

    杨妙真朱唇微动,象是在吟诵孟九成胡乱拼凑的诗句。

    好半晌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词奴家却是不知道,但听起来却象是吸进了花的香气一般。蜜甜的忧愁,怪怪的,倒也好听。”

    “不过是我随口而说,听起来顺耳罢了。”孟九成本就不想用什么诗词来抬高自己,当然也不用说谎遮掩。

    杨妙真见孟九成一副老实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孟九成目光一闪,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副玉镯,拉过杨妙真的手就往上戴,嘴里说道:“那个,你送我布巾,我,我送给你这个。”

    杨妙真没防备,便被拉住了手,愣怔了一下,却没忍心往回挣。

    待见到孟九成笨手笨脚地套来套去也戴不上,额头似乎都见汗了,她不由得噗卟一声笑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