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撮合,政务繁杂



    周三贵如此,刘文正如此,那些地主豪强的小武装也是如此。所以,红巾军屡战屡胜,伤亡却不大,武器装备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遇到不死不休的对手。

    而从日照县打探得来的情报显示,虽然也有几家武装,但都不强,这也让孟九成对东征充满信心。

    当时,日照县设立不过二十多年(1184年始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与其他县城相比,地狭人少,诸般设施也很简陋。远不是后世日照市闻名暇迩,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那么地域广大。

    当然,孟九成不会满足于一个日照县,也不会局限于什么县境、州境。在实力还不足的时候,除了尽量避免与比较强大的敌人冲突外,能占领并切实控制的地区,他是不会放过的。

    为什么既要能占领,还要能切实控制,这就是孟九成的思维与他人不同的地方。要知道,当时并不是缺乏土地,而是战乱纷繁,难以提供安心耕种生产的环境,以致百姓流离失所。

    要安置流民,要自力更生,孟九成就要尽量保卫自家的地盘,给治下百姓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所以,在还处于创业的初始阶段时,他要扎实地拓展,他要占一地稳一地,他要根据军队的数量和战力来权衡所占地域的大小。

    这样稳步的发展策略,既是顺应当时的大形势,又使红巾军比较低调,不致提前招致强敌的注意。

    而到现在为止,红巾军还只是在莒南县折腾,估计在外面,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这支新兴的军队。

    回到房中,孟九成便唤来亲卫何柱子,比较机灵的一个小伙子。

    “这两个木盒需要你去送一趟。”孟九成指着已经包装好的盒子,“你先去十字路镇,就说是王师父的手下,把这个送给七师父。然后到陵阳镇,把这个送给王师父。”

    “是,属下明白。”何柱子只当是孟九成送的礼物,不以为意地应喏。

    “盒子不要送错了,且要亲手送到。”孟九成笑了笑,又嘱咐道:“七师父问是谁送的,你就说是王师父;王师父要问呢,你就说是七师父。一定要记住,不能说是我送的。”

    何柱子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再次应喏。

    孟九成又说了一遍,看何柱子记住了,才打发他离开。

    说起王忠峰和郑茹芯的感情纠葛,可是有很多年了。那时这结拜的七人中老四还活着,对郑茹芯十分爱慕。王忠峰和郑茹芯呢,是男有情女有意,虽未对外人表明,但只差捅破窗户纸,就是情侣关系了。

    恰在此时,他们遭到了强敌的袭击,浴血厮杀中,老四为保护郑茹芯而死,死前却说出对郑茹芯的爱慕。其实,老四不知郑茹芯和王忠峰已是情投意合,且是人之将死,吐露真言,也没有太多的意思。

    但对义气为重的王忠峰来说,兄弟死了,要他娶兄弟爱过的女人,这在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郑茹芯呢,心中也有了疙瘩,觉得四哥为自己而死,她和王忠峰先保持下距离,感情的事情且过些时日再说比较好。

    可事情一耽误,就出了岔子。王忠峰既要对得起死去的兄弟,又觉得郑茹芯有些疏远,心情抑郁之下竟离去出家了;郑茹芯是草莽出身,有些心高气傲,又到底是古代的女人,岂会主动去找王忠峰解释表白?

    就这样,两人虽然心中还念着对方,却象赌气般谁也不再提。这么多年过去了,感情的事情落下了厚厚的尘灰,倒仿佛成了不能触碰的禁区。

    孟九成打听到这事,觉得有点象闹别扭打冷战的情侣或小夫妻,谁也不肯退一步、让一下,简单的事情也搞得复杂。换成他这样的厚脸皮,赔礼道歉、解释表白又算得了什么?

    现在,王忠峰在帮徒弟,这出家人的身份多半是不会再要了。而郑茹芯也在此地安身,给孟九成撮和他们提供了便利条件。

    所以,孟九成先冒充对方互送礼物,表示下关怀,让两人之间的坚冰先融化一些。至于以后,他自然还有办法,却是着急不得,要水到渠成地促成这段姻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