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真是太败家了!-第3/3页





    一想明白了这点,卢象升不由得大是赞叹。他敢肯定,皇上的几次战事,包括这一次,都将成为后世经典的战例被后人所提及。

    试问一下,在以前的时候,以少打多之时,可有如此战损比的大胜?

    都说本朝武将戚继光打仗,是历朝以来战损比最低。然而如今,当今皇上展现了带兵打仗方面的天赋,这战损比最低的位置,就得由皇上来坐了!什么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在皇上这里根本就不存在。

    想到这里,卢象升想起自己打得平壤之战,不由得非常地惭愧!那一战,他都把东江军给打残了,亏了皇上补兵补饷,养了一年多才算恢复了一些元气。

    卢象升想着这些,转头看向城外,忽然就感觉,这天,这地,都变得亲切起来。以后,这里又将重归大明了!

    皇上用得釜底抽薪之策很成功,一下便断了建虏的粮仓。建虏就算逃回去了很多人,这个冬天对他们来说,也绝对是个灾难!

    接下来,应该不会再用兵,就等着明年春暖花开了。对于这一点,卢象升心中是有把握的。

    果然,就在傍晚时分,崇祯皇帝的旨意便传到盖州,要他这边准备,安顿降卒,剿灭剩余辽东建虏的事情,就等来年再说了。另外,崇祯皇帝也要班师,让他通知水师,准备运兵回京师。

    …………

    此时,在耀州驿,崇祯皇帝反而比战时还费脑细胞。

    这古代打仗,其实最怕是劳师远征,不是说兵卒劳累,而是粮草物资供应困难。就这时候的交通,运到目的地的粮食,估计都没有路上消耗掉的多。船运则要好些,可同样是要消耗不少粮食,还要担心沉船问题等等。

    因此,古代时候,百万大军什么的,那简直就是扯淡,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后勤能力,能保证百万大军的粮草物资供应。

    而且,每次看古代战事,断粮道的事情,往往都是最为致命的。远得,比如官渡之战的乌巢战事,就是决定性的一战。而在原本历史上的松锦战事,洪承畴所部明军最终败给建虏,也是因为粮道被断。

    要不是粮草问题的局限,崇祯皇帝当然愿意“宜将剩勇追穷寇”,就一战把辽东都收复得了。可是,粮食有限啊,战线再继续推进,粮草消耗就更大。而辽东这个原本就贫瘠的地方,被自己之前的战略打击下,基本上连野菜都难看到了,根本没法就地补充。

    所以,崇祯皇帝也只能是先班师回京。

    派去追击建虏的骠骑营已经有回报,说建虏把海州烧了,直接退守鞍山驿堡。

    这个消息,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种子反馈回的消息,就已经知道了。因此,他并不吃惊,很快就做出反应,继续留了五千左右的骠骑营驻守辽东,听卢象升的指挥,其他部队,全都班师回京。

    “呀,只是可惜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离开耀州驿之时,崇祯皇帝感慨了一句,“这个阿济格,真是太败家了!”

    不过,幸好是每次打赢战事,系统都会送窃听种子。因此,他也就这么感慨一句而已,心思便很快转到了京师那边,首辅薛国观有问题要自己回去解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