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悲剧的学子们-第2/2页





    莫墨“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友尽啊。”

    最终,文试历时三天,终于圆满结束,书院外贴则出了文试合格者的名单,并且附上了试题的答案。

    “什么?居然一只鸟都没有了?不是你问还剩几只鸟的吗?怎么又一只都没有?”

    “啥?河上有桥,从桥上走过所以衣服没湿?”

    当这些学子看到答案后惊讶无比,由此可见,这些在现代来说只是有些难度的脑筋急转弯对于古代的这些整天名单子曰的学子来说杀伤力还是非常巨大的,而放榜后也引起了一片哀嚎,许多小有名气的书生学子纷纷落榜,而对于众多学子的质疑忘尘书院回了一句话。

    “忘尘书院收的是天下奇才,不收平庸之人,连一些基本的灵活变通都不懂又有什么资格进入忘尘书院修行?”

    而朝廷也在此时发出告文,质疑忘尘书院就是在质疑朝廷,朝廷以后每年的科举将以忘尘书院为榜样,至此,再无一人质疑忘尘书院的决定,毕竟得罪了忘尘书院只是不能进入一个名气非凡的书院而已,而书院又不止他一个,但得罪了朝廷那一辈子可就完了,毕竟读书人基本都是抱着一个心态,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皇家,读书就是为了科举做官博个好前程的,而得罪了朝廷这一切都将会成为梦幻泡影。

    文试结束后忘尘书院又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下一个考验,“君子六艺”。

    “六艺”之说有二,一指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另一说,“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的。并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

    而莫墨要考验他们的是礼、乐、射、御四种大艺。

    礼即:“吉”礼,用于祭祀;“凶“礼,用于丧葬;“军”礼,用于田猎和军事;“宾”礼,用于朝见或诸侯之间的往来;“嘉”礼,用于宴会和庆贺。莫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他们将礼的意义,分类和一些基本的禁忌写下了就可以了。

    乐即:“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名,而音乐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及娱乐等功能,莫墨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他们能吹奏出一曲令考官满意的曲子就可以了,乐器什么的没有限制。

    射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即箭穿过鹄的,要用力适当,恰中目标,刚刚露出白色箭头。参连即先发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襄尺的襄读让,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井仪即连中四矢,射在鹄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字。考虑到宋朝重文轻武,莫墨估计这些人中会射箭的都没几个,所以莫墨降低了标志,只要能上钯就过。

    御即驾车的技巧,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鸾、和都是车上的铃铛,车走动时,挂在车上的铃铛要响得谐调。逐水曲即驾车经过曲折的水道不致坠入水中。过君表即驾车要能通过竖立的标竿中间的空隙而不碰倒标竿。舞交衢即驾车在交道上旋转时,要合乎节拍,有如舞蹈。逐禽左即在田猎追逐野兽时,要把猎物驱向左边,以便坐在车左边的主人射击。

    莫墨当时差点取消了御这一科的考验,因为他知道这群人基本不会有人会驾车,不过后来莫墨想了想,改为骑马,只要能骑马通过一段障碍就算通过。

    君子六艺的考核进行了七天,虽然文试刷掉了绝大部分的人,不过还是剩下了七八百,而六艺又极其耗时,因此考了七天,而六艺结束后莫墨和李莫愁也摩拳擦掌起来,毕竟,后面的考核才是正戏,前面的只不过是开胃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