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午窗兰玉梦,惊起谢君王-第2/3页



    “这是什么石,研究出来了吗?”对于王耀这方印,启功先生一直很好奇。

    “拿去化验了,没给结果啊。”王耀把拜帖封号,放在一边,去帮先生们搬书。

    王耀这段时间的声望值飞速增长,的四十几个版本有一部分是‘合成系统’帮忙修改的,花了几百万的声望值,但是王耀一点都不心疼了,抽奖系统也再次升级,不过各种果实却没有变成大号,还是中号,倒是各种技能书多了不少。

    但是王耀还在准备动画电影的事情,希望这些声望值能够他做完这部电影。

    晚上马先生匆匆赶来,把王耀放在桌子上的拜帖拿走,因为匆忙,连着旁边那张废帖也一起拿走了,王耀晚上找了一会儿没找到,以为被扔了,也没在意,瞪着沈老那边给消息。

    .......

    “气死我了,这个登徒子!”宛若黄鹂般清丽的嗓音带着娇恼在古香古色的老宅中响起。

    一身长袍白发梳的一丝不苟的沈老抿了口茶,看着自家孙女手里攥着拜帖咬牙切齿的模样笑道“上面写了什么啊?”

    “爷爷你看,这是什么人啊,亏你还夸他青年才俊!”少女竖着一头辫发,因为生气而有些涨红的鹅蛋脸看起来十分可爱,圆滚滚的大眼睛透着灵气,身上穿着奶黄色的短褐帷裳,看起来就是一个从古画里跑出来,古香古色的小少女。

    就是耳朵上挂着的骷髅耳环有些出戏,这是沈老的孙女,也是沈家苏绣的第三代传人,沈慧欣。

    “哦?怎么写了两封?”沈老有些奇怪的看着两封被拆开的拜帖,楞了一下,都看完之后笑了笑“这小子是个闷葫芦啊,不像是能写出这种风流拜帖的孩子啊,估计是你马叔叔搞错了。”

    “陪,上面的字迹一模一样。”沈慧欣轻啐道,满脸气恼“我做的衣服给这种人穿,真是气死了。”

    “不可妄下断言。”沈老笑了笑,把两封拜帖的顺序换了下“估计这封是给你的,这封是给我的。”

    沈慧欣眨了眨眼,撇撇小嘴“切,爷爷不用替他狡辩了,两封都是给我的。”

    “哪有都是给你的道理。”沈老笑得“好了,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明天迎接贵客,把你以前绣的都拿出来。”

    “哼。”沈慧欣皱了皱琼鼻,不满的轻哼一声“我明天要睡懒觉,不许让他去后院,就在前院转转吧,祖奶奶那些东西就够让他惊掉下巴了。”

    说着就踩着绣花鞋跑了出去。

    “这丫头。”沈老无奈的摇摇头,看着桌子上两封信,微微眯起眼“嗯,字写的是真不错。”

    ...........

    第二天一早王耀就接到了马先生的电话,给他发了个地址让他自己去,给自己认真的收拾了一下,穿着金闻声给他定的那间长衫,套上大氅王耀在镜子前转了一圈,看了看自己已经到眼睛下的刘海,皱了皱眉,想着应该找时间把头发修剪一下了。

    敲了敲启功先生的房门,等他起来之后坐车去目的地。

    沈家老宅在龙井山后面,清朝时这一片都是皇家赐宅,都是一些当朝大官的别院,沈老是沈家苏绣沈寿的养子,这处宅院是当年慈禧太后赐给沈寿的,后来在民国时被驱逐,建国后沈老又筹钱把老宅买了回来。

    沈寿原名沈雪芝,是绣纺‘天香阁’的创始人,别号天香阁夫人,从小学习女红,十六岁就名满江南了,清末著名大学士俞樾曾在她的作品上,题字‘针神’可见其天赋。

    1904年沈寿为慈禧太后70大寿绣了八福佛像,慈禧大戏,提笔赐字‘福,寿’,后来沈雪芝为谢隆恩改名沈寿,后来又被慈禧太后送往东瀛交流刺绣,回来后在清宫绣工总教头,自创了‘仿真绣’,是近代刺绣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让刺绣从写意又开创了写实。

    相传沈寿绣的仿真人像,比当时的相片还要逼真。

    1911年绣成当成国礼送给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国王和女王赞颂华夏刺绣技艺精湛,并赠与金表一只。

    当时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张謇正在江浙一带开展纺织产业和一些实业,特意聘请沈寿作为纺织厂指导厂长,又担任南通女红传习所所长,培养刺绣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