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长安难安(上)



    眼看郭嘉离去休息,曹操面露忧愁之色。郭嘉是其最为看重的谋士,与自己亦臣亦友,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且其虽为颍川人,却是寒族出身,可作为牵制颍川士族的领军人物。曹操感叹自己最看重的谋士为何命途多舛,先是戏志才英年早逝,如今郭嘉又重病在身。想到此处,曹操心道:“也该是那老狐狸出出力了。”

    贾诩贾文和,自归降曹操之后,深居简出,尽显低调本色。他深知当初自己出谋划策,间接害死了曹昂和典韦,要说曹操心中不恨,他自己都不相信。况且如今张绣又反,投了豫州,混得风生水起,自己还深知汉献帝一事详情,就更得低调了。今日曹操召见,他分析与河北之事有关,事先想好了措辞,才去丞相府中拜见。

    曹操见贾诩到来,说道:“文和,孤欲伐河北,但如今已经入冬,众人皆劝我冬日出兵,多有不便,以你之意,如何?”

    贾诩心说你这都决定出兵了,还在我这里试探什么,遂道:“冬日出兵固然不便,但此不利对双方皆是如此。今我军南下不利,士气低落,急需一场大胜振奋人心。河北袁尚袁谭不和,占据青州、平原黎阳,丞相可表袁谭为冀州牧,袁尚之兄袁熙为青州牧,使其彼此猜疑。再假意与袁谭合作,引一军北上与之共取邺城。邺城既下,则河北败亡已成定局。”

    曹操闻言大喜:“我得文和,幸甚。就依先生之意。”

    贾诩忙道:“丞相谬赞矣。”

    曹操笑道:“今闻汝之旧主张绣在裴行处备受重用。若先生依然在其下效力,则我寝食难安矣。”

    贾诩闻言大惊,忙跪倒于地,叩首道:“我誓死忠于丞相,若违背此言,天诛地灭!”

    曹操眼中精光闪烁,笑道:“孤乃戏言,何必当真。文和,下去准备一下,三日之后,随孤北上,在邺城过年。”

    贾诩出得丞相府,尽管天已入冬,寒风阵阵,身上冷汗依然不停。“伴君如伴虎啊!”贾诩心中默叹一声,转生登车而去,心中忽然觉得张绣的选择似乎比自己好了很多。

    待贾诩走后,曹操却并不休息,一声吩咐,功夫不大,一文士缓缓入内,却是被俘虏很久的河北谋士沮授。曹操说道:“先生依然没有改变主意吗?”

    沮授叹道:“丞相何必明知故问?”

    曹操道:“今袁绍已死,袁尚与袁谭彼此相争,河北早晚为我所得。若先生助我,则我必善待袁氏后裔,善待河北百姓。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沮授并不回答,只是说道:“闻听丞相官渡一战后坑杀河北降军数万,可有此事?”

    曹操默然良久,道:“我与先生有旧,纵然先生不念旧情,但我却不能对先生不义。先生去收拾一下,明日回河北去吧。”

    “此言当真!”沮授心中大

    喜。

    曹操淡淡道:“先生不必高兴太早,三日之后,孤将亲提大军讨伐河北,说不定你我还有见面之时。”

    沮授心中一惊,默然不语,转身就走。身后曹操看着沮授远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沮授,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是你自寻死路!”

    此时裴行正悠哉悠哉的鉴赏西凉风光,其手下五千骑兵分别由赵云和吕玲绮带领,隐于西凉军中,不展旗号。自己又早早传令宛城,让徐庶安排廖化和张绣袭取青泥隘口。事情属下做,领导吗,就要有领导的觉悟,事必躬亲反而不美。而且身后这身白色披风甚是潇洒,又防寒又有型,实乃冬日装什么的首选。这披风还是刘莹亲手所做,裴行着实料不到堂堂大汉公主,手艺还不错!身边吕玲绮盯着裴行的披风,默默用劲,心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到了晚上,我也给这家伙弄一件!

    裴行还没料到一件披风已经成为吕玲绮的心头之刺,他一边行军一边向马超打听着附近的山川地势,结合自己在后世的记忆,心中颇有感触。此番进军,马腾韩遂已经和钟繇商定了行军路线,三万骑兵将沿渭水东进,至长安附近接收一些粮草军饷之后,再往东北至蒲坂渡河东进河东。与此同时,大将徐晃、张辽将率领曹军三万将从洛阳北渡黄河,务必要将河东高干所率领的并州军一网打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