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林冲 一



    要说林冲,就得先说三件事,说清楚了才好行文,第一件事是大相国寺。有些其他版本,给大家暗示,犯罪后只要出家就没事了,这是极其可笑的,历朝历代,从没有出现过出家便能免罪的说法,如果有那么一说,皇帝和少林寺方丈,到底谁官大?

    看谁不顺眼上去插一刀,随后宣布自己出家不就成了,而且还有还俗一说,那是不是可以再插一次?事实上,宋徽宗赶走了林灵素,并不是不信道家,而是觉得林道士这个人做人有问题,把自己心爱的女人给整没了。

    整个北宋,佛教都受到道教压迫,当和尚不仅不被高看,还属于问题人群,要想抓人,先去寺庙查一遍。所以鲁达即便去了五台山,也做不成鲁智深,更别提去东京大相国寺了,他这样的杀人犯,只要进了寺庙,基本上和投案自首没什么两样,大家耳熟能详的倒拔垂杨柳,也就永远不会发生了。

    第二件事是个大题目,关于太监,其实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受到的误导比上一件事更大,真实情况是,成年以后净身,最多只是褪去男性第二性征,掉胡子之类,绝不会向女性方面转化,那是大剂量雌性激素才能办到的。

    比如童贯是太监,却浑身肌肉,声音粗犷,满脸大胡子,和他站在一起,你都会怀疑你俩到底谁是太监。高俅被踢伤之后,也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并不影响他的威风,需知战场上最好的军马全是骟过的。

    第三件事就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是一个什么身份,很多人被这几个定语给惊着了,好像很高大上,其实,低贱得你不敢想象。如果是骑兵,那都是天之骄子,战法什么的都是部队自己训练,不会交给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来上大课。

    野战步兵的标准配置是什么?要拿半身盾,拿短刀,几斤干粮几斤水,盔甲,还有小队共享的医疗,伙食,箭矢,平均下来每个人都负重四十多斤,还怎么拿长矛?电视上那一长排古代战士,只拿红缨枪,是很离谱的,敌人射箭怎么办,双手长矛根本用不上。

    所以东方也好西方也好,野战步兵主力都是刀盾组合,可是宋朝的主要敌人都是骑兵,刀盾步兵遇到骑兵怎么办?这就要多兵种融合,外围的步兵使用防骑兵巨矛阻击,中心的战士持硬弩反击,其他战士持盾保护弩战士,所有人都背有弩箭,可以保持足够的射击密度,持续杀伤敌军。

    骑兵教头咱们不说了,在步兵里面,中心的弩箭战士由弓箭教头教习,主力的刀盾步兵由总教头教习,而最外围的巨矛步兵,便由枪棒教头教习。那为什么不叫巨矛教头呢?还是因为负重,一根丈余长的巨矛,太重,会影响步兵行进速度,所以必须拆开,一根棒子一个矛尖,俗称枪棒。

    那为什么说枪棒教头低贱?因为教习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没有军事基础的平民。因为抵抗骑兵,最外围的枪棒步兵的生存率很低,无论是敌人射击还是骑兵冲锋,都会造成减员,一场战斗如果遭遇了骑兵,枪棒步兵基本上都会损失殆尽,所以枪棒教头的数量远高于其他教头。

    在内陆地区只会遭遇山贼,所以枪棒教头的数量很少,一旦到了边境,就厉害了,延安府中便有七个箭矢教头和47个枪棒教头,(这是真的,北宋徽宗时期,军中设有273个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职位)至于前面那一串定语,只是为了显我国威,类似于“我是大英日不落帝国无敌舰队皇家战神号一名水手”。

    前文交代了,高俅是一个尚武之人,自己的武艺便很不凡,如果遇到诸如邹渊邹润之流,几下子就打发了,他为何与林冲发生矛盾还不死不休呢?原因在于他的身份虽然高贵却不能世袭,太尉之职不能传下去,这让整个家族觉得很不安全。

    即便徽宗宠爱,也就这一代,以后的子孙怎么办?没有生育能力这不算什么问题,过继在宋代是很常见的事情,只要不是皇族血脉,随便你怎么过继都行,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响亮的理由,皇上也不好给孩子封官不是,高家族人为此伤透了脑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