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元神提炼



    精气不纯者逝,三魂七魄散,还归自然,化为天地能量。

    修行者的目的,无非就是炼化自身的精气,使其清纯空灵,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天地精元为己用,以达到肉身虽亡,元神不灭的境界。

    修行的过程是何其的艰辛,多少修行者历经磨难,也未必能得尝所愿。

    纯灵之体,却是从娘胎里开始就拥有了天地间最纯净的灵气,以至出生以后,能一直保持着魂魄不为外界所惑的清纯本性,他可以吸收转化天地间的能量为己用,而不必在炼化上花费太多时间。

    太虚之初,混沌中灵气盘结而生万物。于是,三界五行、六道众生各有一股灵根蕴存。造物运行自有定数,孕育灵根只凭机缘,所以,世间上纯灵之体千载难逢其一。

    大圣大贤求索天地之道,他们以大智慧参透天地造化玄机,感悟大道自然,凭借修行突破人类极限,灵魂得到升华,灵升异界,笑傲寰宇之间。

    他们得道之法奥义精深,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于是将所得所悟封印于随身法器中,以待后世有缘人领悟。

    这些法器若在绝世强者的开启下,能有惊天动地的力量,所以也就被后人奉为神器。

    天长地久,神器受天地涵养,能量更加磅磗恢弘,日积月累,甚至有的内结灵识。它们不希望一直被禁锢在一个空间里,一直寻找着能将它们渡化的灵体,这样它们就能与之建立灵魂契合,得到升华。无疑,千年难逢的纯灵之体,是它们的最佳选择。

    李秋野听完这些,除了感慨与惊叹外,还能说些什么?

    那虚影又说道:“数年前,有高人感知到你的灵根,悄悄为你打通灵识之桥,古玉才能与你契合。”

    对于高人给予自己的造化,李秋野想当然的认为是出自师傅之手,他不因纯灵之体而沾沾自喜,对于眼前之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倒是相当的好奇。

    那虚影含笑望着他,似乎在收拾一番思绪,接着,将他的一些经历,简明扼要说了出来。

    听着他讲述那段迭宕起伏、惊涛骇浪般的传奇人生,李秋野心中为他感慨,一世英雄落得个如此凄惨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哀,他不由问:“那你那一战后,后面的事情怎么发展?其他的那些人呢?他们都去了哪里?”

    “这个我就无法给你答案了,毕竟,我只是被囚禁在这里的一道灵魂虚体,外面的世界,我一概不得而知。我能存在到如今,是因你缘由,你的灵念意外闯了进来,我借你一缕精魂重生,却也只能一直保持着离不开古玉的这种虚体状态。一直以来,你凡有进入这古玉中,我便借机淬炼你,使你能够更加精醇更快成长。如今,就只差最后一着了,我便可脱离苦海。”

    李秋野听了一惊,急忙问:“兄台说只差最后一着……就可脱离苦海……不知是何意?”

    “我本该早已烟消云散,苟延残喘至今,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一个将来或许也能成为别人眼中天之骄子的禾苗在成长的道路上贡献一分力,所以,我要让你提炼我的元神。”

    元神让别人提炼,那意味着什么,就算再孤陋寡闻的李秋野也能知道后果会是如何,这么多年来的梦中奇缘,就算以前的他无法感应到眼前之人,但多少也建立起了一些精神默契,不说他的英雄人生,就只为他为自己做的这些事,自然会有无限的感激之情,岂会再心生妄想而恩将仇报,他断然道:“兄台,这可使不得,我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你不愿意?那么你是宁愿眼睁睁的看着我困于苦海,直到烟消云散?”

    李秋野一怔,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你若真有怜我之心,就应当成全我。”

    李秋野心中也清楚,仔细想来,对眼前的虚影来说,这似乎确实是一种解脱,是最好的选择。

    看着李秋野意有所动,那虚影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他不再坚持方才的想法,最后说道:“我今日与你说的,世间之人大多知晓,也没什么出奇之处,但你我之缘,却是无人能知的秘密,我希望你答应我,暂时不要说出去,不要跟任何人提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