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祖父老友



    青年问道:“敢问前辈如何称呼?”

    老者一捋白须答道:“老朽欧阳棐,不知公子哪里人氏?”

    青年答道:“晚辈司马天星,家住开封府。”

    “哦?”欧阳棐略有所思,随即问道:“开封府有座温国公府,公子可知晓?”

    司马天星一楞,道:“晚辈知晓,那温国公府就在开封府上河街,不过……”青年没再继续把话说完。

    欧阳棐疑惑道:“不过什么?”

    司马天星叹道:“不过七年前已经被大火烧毁了。”

    欧阳棐双目一凝,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就失火了?“

    司马天星问道:“莫非那温国公府中有前辈的故旧或亲戚?”

    欧阳棐道:“实不相瞒,我与司马温公同朝为官,共事多年,司马温公不仅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司马天星仔细回想,仿佛听父亲提起欧阳棐这个人,与祖父交情颇深,真是巧了,竟然在今晚遇到了?

    原来,司马天星的爷爷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表字君实,自幼聪颖好学。

    几岁时和几个幼童玩耍,有一幼童不小心掉进了装满水的大缸,岌岌可危,众幼童束手无策,却见司马光用石头砸破大缸,放尽缸中之水,幼童获救。

    于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长辈教导儿童的典型教材。

    司马光长大后,博览群卷,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自号涑水先生。

    仁宗时,司马光状元及第,任翰林院大学士,为官颇有政绩。

    因司马光精通史学,满朝上下无出其右者,遂改任天章阁侍制兼侍讲知谏院,立志编纂《通志》,供皇上治理天下借鉴之用。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撰成战国至秦八卷,英宗时设局续修,神宗时皇上赐书名《资治通鉴》。

    后来,神宗用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极力反对,被贬退居洛阳,但仍以书局自随,继续编书。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完成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被后代史学家称为史学巨著。

    翌年,哲宗继位,司马光任宰相,力革弊政,窜逐大批奸臣贼子,朝政为之一新,大有中兴之望,老百姓更誉之为“万家生佛”。可惜天不为宋主留贤臣,司马光在相位仅八个月就病逝了。朝廷追封为温国公。

    欧阳棐是英宗时的进士,供职翰林院编修,因不满王安石变法,得罪朝廷,某些奸臣趁此落井下石,诬指其歁君罔上,罪判抄斩。司马光亦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得罪朝廷,自身难保,但仍然极力进谏,为欧阳棐鸣冤辩析。

    幸亏神宗喜爱司马光的才华,虽然政治见解不同,但并不讨厌司马光,故而纳谏赦免欧阳棐死罪,贬黜雷州。后来司马光任宰相,为欧阳棐平反昭雪,官复原职。

    司马光死后八年,朝中奸臣又得势,党同伐异,排挤贬黜忠良之士,将司马光等一批忠臣定为元祐党人。欧阳棐无可奈何,愤而辞官,到了这个山区小镇隐居,细算起来,他辞官后仅半年,温国公府便遭了浩劫。

    欧阳棐面露关切之色,又问:“公子可知在那场大火中,温国公的家人可安然无恙?”

    一股怒火陡然从司马天星的心中生起,他“啪”的一声将竹筷拍在桌上,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愤然道:“温国公府的大火并不是不小心失火,而是一伙黑巾蒙面的歹人半夜纵火,血洗全府上下,一家八十余口惨遭毒手,只有忠仆司马三郎拼死护着少爷逃出。两天后,司马三郎因伤重无治而亡,只剩下那个少爷流落江湖,亡命天涯……”

    司马天星的话尚未完,欧阳棐已脸色惨白,全身发抖,猛地一掌击在小桌上,嘶声吼道:“奸臣可恶,贼子当诛!”

    欧阳棐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欧阳棐的吼声惊动了全府上下,十几人面带惊诧之色,纷纷来到花厅中。见欧阳棐泪流满面,悲愤难抑,均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欧阳棐颤声问道:“你就是那逃出大劫的少爷?”

    司马天星目蕴泪光,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