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仇踪狼吻



    清晨,小镇。

    镇上有一个小食店。

    小镇本偏僻,小食店的生意并不算很好,店主是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做的也是地道本分的生意,菜的种类和味道也是土生土长的山乡风味,酒则是自己酿的烧酒。

    店堂不大,仅仅摆放了八张方桌,堂内装饰布置土气无华,但却清洁整齐。

    此时,店门口站着一个少年,正在和店小二说话,像似在交涉什么。

    店小二终于点点头,于是,少年进了店。

    店小二捧来柜台上的文房四宝,放在方桌上。少年铺开纸,抓起笔,饱蘸浓墨,挥毫运笔。

    片刻功夫,一幅水墨画“迎客松”跃然纸上,细细欣赏和品位,颇具大家风范。

    店小二又惊又喜,他也是识货之人,立即加伙计送去装裱店。然后亲自入厨,奉上一桌子酒菜,满面笑容的恭请少年入座。

    少年一改作画时的文雅,立即对桌子上的美味狼吞虎咽起来。

    他吃得很馋,也吃下去很多东西。但仍然没有吃完桌上的东西,于是他向店小二要了几张纸,把卤肉和花生米包起,揣入怀中,正准备道谢走人,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他向店小二要了杯茶,继续坐在那里细细品尝。

    茶非茗茶,却也非劣茶,但少年喝在口中,根本尝不到一点味道。

    因为此时正有几个人走进小店,店小二正在笑容可掬地招呼这几个客人入座。

    其中一个红衣秃头酒糟鼻、矮胖圆脸红眉毛的人,曾常常使他从噩梦中惊醒。

    少年心中充满了恐惧,但表面上却丝毫不露怯色。他心中明白,只要若无其事的坐在这里,大概是不会有危险的。

    少年心中是充满仇恨的,他恨不得冲上将那个人挫骨扬灰,但表面上却装着毫不在意,甚至打了个哈欠,伏在桌子上假寐。

    那几个人出手豪阔,呼酒点菜。酒菜上桌后推杯换盏,海吃海喝。

    他们的吃相很难看,且边吃边聊,其口音并非汉语,以致少年一句也听不懂。

    少年颇感失望。

    这时,店门外突然传来马蹄声,由远而近。

    少顷,一个风尘扑扑的劲装汉子在店门口翻身下马,将马缰抛给迎候在店门口的店伙计后,快步来到秃头红眉人的身旁,低声道:“他已弃船登岸,赶往神农架,直奔神仙顶而去,一路上足不沾尘,踩踏树枝或树梢飞掠,疾若飞鸟,捷如灵猿。”

    红眉人立即向另外几个打了个手势,众人霍地站起,匆匆离店。店小二的恭送声尚未落,纷乱的马蹄声已远去。

    店小二叹道:“唉,这些江湖人一年到头总是这样忙忙碌碌,真不知所为何来!”

    少年抬起头道:“请问店家,神农架在什么地方,神仙顶又是何所在?”

    店小二诧异道:“小兄弟,你问这干什么?神农架距此百余里,崇山竣岭,猛兽成群,那神仙顶更是神农架原始森林中绝险之地,人迹罕至,难道你还想去那里游玩不成?”

    少年笑道:“哪里哪里,只不过好奇而已,神仙顶是不是住过神仙?”

    店小二见少年问得天真,也就卖弄起见识来了,生意人多半都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小哥啊,您恐怕不是本地人吧——我说呢,你是外地人当然就不知道了。那神仙顶是神农架大山中的一座山峰,此峰突兀孤耸,四面皆刀削峭壁,草木不生,猿猴不能攀登,飞鹰不能落脚,峰顶直插云中,高不可测。平日里云蒸雾绕,难见峰巅,偶尔云开雾散,纵使酷暑盛夏,仍遥见峰顶冰封雪裹,映日反光,可见其高也。”

    “神仙顶下有一野潭,深不可测,有猎人投之鸟羽,轻飘飘的鸿毛尽如金石一般,沾水即沉。潭面上经风不浪,朝暮无雾,故称落雾潭。据说飞禽走兽皆不敢靠近此潭,皆绕道避行,端的凶险万分,神秘怪异。”

    少年听了店小二的一番话后,也不再说什么,别过店小二,走出店门,在青石板街道上路逾踽踽独行,左顾右盼,似有所寻。

    小镇东头,有幢大院,院落的侧后方有马房,马房中有健马数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