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华裕的造船梦



    孙祖杰离开后,华裕的诸位高层仍然很兴奋,不过宁总却皱着眉头,他的副手老刘碰了碰宁总,“宁总,应该没问题吧!”

    “老刘,我们和祖杰同志的关係摆在那里,他坑谁也不会坑我们,这一点我还是很放心的。

    我考虑的是,连华投都痛下决心开始重组,咱们更要早点下决心了,咱们现在的摊子真是太大了,乘着这次购买华投贸易的机会,以筹资的名义,买掉一些,关掉一些就比较合适了!”

    听宁总这么说,刘总也点点头,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相信,“宁总,虽然我看不到华投的报表,但是我猜也猜的出来,这一块华投前几年都是几十亿的利润呀!

    现在就算有所下降,怎么着也有十几亿的利润吧,他怎么捨得,华投的董事会也会同意?”

    “祖杰同志事实上并不支援多元化发展,要不是中枢逼着他接下那么多军工企业,他只会搞汽车和电子。

    祖杰同志是西方高科技公司的思路,提倡坐专做精做强,他认为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扛住市场的风云变幻。

    所以华投对于非主营业务,一向捨得切割,这一点华投董事会与他的思路相同。

    我听中枢的领导同志说过,祖杰同志想卖掉华投贸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于华投金融板块也会慢慢独立出来,让他们自己发展!”

    “这么一来,华投不就剩下了投资部和那一连串欧派,还有华夏联合这些企业!他这么一搞,华投倒是脉络清晰了不少。”

    “是呀,要不是金融对实体企业具有很强的推动力,他甚至连金融板块都不准备要!”

    “不过没有了华投贸易,华投的营业额和利润要落下不少,他这么做,不担心中枢有意见吗?”

    “在咱们华国,论搞企业的本事,谁能超过祖杰同志?就算有人有意见,他也没底气在他面前说呀!

    这段时间以来,华投系在国内的电器市场掀起了很大的波澜,市场佔有率又高了一大截,厉害呀!让人不服都不行!”

    “呵呵,这倒也是!我看中枢也会乐观其成,搞大飞机都不需要中枢拨钱,这份底气可不是谁都有的。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搞来了这么多钱?”

    “这两年中枢的外汇储备多了不少,所以华投得到了不少资金,谁都知道祖杰同志的投资眼光,钱放他那里总比买美帝国债要划算得多。

    另外,华投在美帝的高科技投资据说赚了很多钱,但是到底有多少,除了中枢领导以外谁也不知道。

    这倒是其次,关键是华投手下这些制造业企业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太大了,让人不得不歎服!”

    说到这里,宁总就羡慕不已,这些年华国大规模普及家用电器,华投三大电器商赚翻了,现在竟然可以对倭国电器发动全面进攻,让人不服都不行。

    所以他想了想说道,“港岛再好,市场就那么大,还是要立足国内,要不然只会被华投越拉越大。”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咱们应该搞哪一块?即食面饮料啤酒这些,虽然也赚钱,但是跟华投一比,中枢看不上呀!”

    刘总的话戳到了宁总的痛处,孙祖杰这么年轻就大红大紫,靠的就是领导华投搞出了不少有竞争力的好企业。

    大领导们关心的东西除了营业额利润之外,因为孙祖杰的关係,现在又多了一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对比,领导们就发现,与华投相比,其他家都是大而不强的典型,而这一次光大出事,也暴露出这一套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弊病,那就是对下面单位控制力不够。

    随便一个子公司乱来,光大就要破产,这种局面太吓人了。所以把孙祖杰派出来,就是让他督促各家企业加紧整改,别让光大事件重演。

    除此之外,孙祖杰的崛起也为各大央企的老总们开启了一条崭新的出路,从企业跳到中枢地方,这条路孙祖杰走通了,他们当然也可以复制。

    所以学习华投的做法最起码要在某一行业有不错的竞争力,也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华信选择的是钢铁产业,那么华裕选择哪一块发展呢,总不能跟中枢说我们的啤酒卖得好吧,那样显得档次太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