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容太子的收购



    在港岛,孙祖杰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视察,他今天的一站是华信港岛,负责人就是容太子。此时华信港岛已经在港岛借壳上市,华信泰富是这家公司的新名字。

    几天前给孙祖杰彙报工作的人不是容太子,今天出面介绍的也不是他,而是他在华信港岛的副手,当然这倒不是容太子有意拿大,而是确实有原因的。

    那就是某种意义上容氏父子在华信的地位属于合作性质,甚至在曾经在这种合作中佔据主导地位。

    中枢当初把容老请出来创立华信,目的就是藉助老一辈企业家为华国的改革开放探索经验。

    另外一块是光大,是自己人搞的公司,而华投则完全放手给孙祖杰,毕竟一个年轻人能做到多大,中枢也没有多少底气,至于后来的变化,那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容太子创业成功在八十年代后期选择加入华信港岛,同样也是中枢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容氏家族在海外的大量资本引入华国投资。

    正是有了大量资本的投入,再加上华国的支援,华信港岛才在这些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资本收购狂潮。

    如果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岛的风云华资是华投港岛的话,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变成了华信港岛。

    通过一连串收购,华信港岛名气大震,相比于这些年一直沉默的华投港岛,普通港人心目中的华资老大早就变成了华信,而容太子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甚至远远超过了孙祖杰。

    儘管容太子在任何场合都对这种说法极力推辞,但是并不妨碍港岛媒体对他的疯狂鼓吹,甚至于他养的马都可以说上几天。

    而这一次孙祖杰在港岛,也被一个女记者当面问起他是怎么看待容太子后来居上的?

    孙祖杰当时哈哈大笑,然后说道,“这是好事呀,说明我国人才辈出,我们应该开心才是!”

    孙祖杰的说法被港岛的报纸解释成孙祖杰夹酸带醋,嘴上笑嘻嘻,心里酸溜溜,啪啦啪啦一番评论。

    虽然外界炒作的不成样子,但是两个当事人对这一点的看法却完全不同,就算是骄傲的容太子也很清楚,他事实上和孙祖杰根本没办法比较。

    原因很简单,孙祖杰属于白手起家,虽然在发展的初期有中枢的资金,但是华投的发展基本是靠他自己的力量。

    别的不说,就算没有中枢支援,孙祖杰也完全能够拉起天翼集团,这个集团从起步到发展壮大,到横空出世基本上是孙祖杰和天翼集团一帮人努力拚搏的结果。

    而容太子无论怎么对外澄清自己的努力,他都没有办法洗脱掉他身上容家的招牌,容太子的称呼怎么也洗不掉。

    所以对于这种比较,孙祖杰的态度就十分宽容,在他眼里,容太子跟他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嫉妒,嫉妒个鬼!

    而骄傲的容太子虽然不服气,但是他也明白华投不是一般人有本事拉起来的,换成是他,也很难做到,所以他就非常抵制这种比较。

    但是港岛媒体就爱这样炒作,这也是有原因的。华信港岛追求的是以港岛为家,这家单位内部语言是粤语和英语,招聘也尽量以港人为主。

    而华投港岛则完全不同,他们更多的把港岛当成临时的驻地,华投港岛内部严格规定,不管是内地还是港岛员工,内部交流都必须用普通话,用简体字书写档案。

    而具体经营,两家公司也差异很大。华信港岛更多的是大手笔收购港岛明星企业,同时在港岛不断买入资产,甚至借壳上市,完全是一副以港岛为家的模样;

    而华投港岛则恰恰相反,这家公司就如同秃鹫一般,总是在港岛房产股市处于低谷期时大肆收购,而在繁荣期则是大规模抛售资产,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

    而获得资金后,华投港岛则不断投资内地和海外资产,说白了,华投港岛就是把港岛当成提款机,有事没事薅羊毛。

    这些年下来,华投先后已经大规模的薅了好几次羊毛了,某种意义上,今天华投的庞大产业有很大一块来自于港岛各界的贡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