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电器企业的反应



    孙祖杰与盛执事谈妥之后,就回到了研究中心,听取这段时间的工作彙报,另外年底了,他也准备和下面的工作人员吃顿饭,祝福他们新年快乐。

    听取彙报时,孙祖杰有些意外,“长虹集团为什么不愿意要那几个研究所?”

    “长虹的倪总说他们目前的主营业务彩电面临着不少的冲击,在这一块没有充分发展之前,再接手几个研究所比较困难。”

    老黄接着一句,“孙总,老倪给我打过电话解释,他觉得长虹的工作受上级制约得比较厉害,希望高新小组能推动长虹的改制,最好是和欧派视听一样。”

    孙祖杰听完,皱着眉头说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当地政府不同意?”

    “您也知道,绵州是我国的军工重镇,当地政府现在的负担很重,就指望长虹呢,让政府改制放手,十分困难。

    长虹运输困难,知府亲自跑省里和铁路协调,专门为了他们修了一条专线,有这样的支援力度,我认为主要问题在长虹,他们恐怕也不想做。

    当然就算长虹有心,绵州也不会同意,他们当地困难的企业有不少,在地方看来,长虹要兼并还是兼并当地的企业好。”

    孙祖杰点点头,“你分析的在理,科工委是什么态度?”

    “推动科研院所与优秀的军工企业的合并是大势所趋,领导们当然愿意,只不过他们也有要求,合并绝不能影响了这几家研究所现在的工作。他们的项目经费只能多,不能少,特别是预警机所用的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绝不能耽搁。”

    孙祖杰笑了笑,因为他的推动,王院士自主研发预警机的想法得到了支援,不过科工委也信心不大,最关键是没钱,最后孙祖杰没办法又当了一回大头。

    他以合作的方式提供了三千万启动资金,当然前提条件是研发时欧派元器件可以派人蔘与研究,技术专利可以分享,等研究出来以后,欧派电子也要有份分红。

    射频晶片实在太重要了,而这一块太依赖经验,目前最顶尖的人才全部在雷达研究所,欧派电子跟他们合作能学到不少东西,这也是孙祖杰推动这个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项目在1992年底启动,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突破,军方看到希望了,立刻信心大振,钱立刻就有了,现在这个项目甚至属于空军头号工程。

    对此,孙祖杰并不意外,因为他的努力,八十年代以来,华国电子工业的总体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应该有前世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水准,这种情况下,王院士的项目有起色并不奇怪。

    而与此同时,军方对于配套的运十飞机就更重视了,这一次运十的表现好了不少,三年的频繁试飞,大小问题确实遇到了无数,但是这架解决有无的大飞机研究成功应该很有希望了。

    想到这里,孙祖杰就想哭呀,他为了这架飞机,到底花了多少钱他已经记不清楚了。要不是搞出了几个汽车厂还有伟哥,他死得心都有。

    不过运十还是有不少问题的,很多关键部件都是大毛二毛帮着加工的,说到底还是受制于人,不过孙祖杰知道这个问题不是很大,另外还有发动机的问题。

    他不准备启动涡扇八,这一款发动机已经落后了,所以在想办法购买二手发动机的同时,华夏动力也有必要启动D36系列发动机的仿制了。

    另外就是随着运十的慢慢成功,第一代真正的民用c909干线飞机也要准备启动了,这架飞机分为民用版和军用版本,民用版大量采购欧美成熟子系统,说白了华国的任务就是把壳子造出来,争取拿到适航证;

    而军用版则尽量使用华国自己的系统,主要满足军用和国内货运需要,使用国产的电传飞控和仿制的D18t俄制发动机。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孙祖杰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可是不做就永远没有机会,既然花了大价钱得到了俄国发动机,就算再苦再累也得干下去。

    对于他的初步设想,老马等老专家们正在进行初步的项目可行性分析,这相当于设计两架飞机,实在太大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