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御下之道



    ——

    可就在居辛带着卫国的符节出使楚国的时候,孟贲便火急火燎的从大营赶回朝歌。

    此时王宫内殿,心情不错的卫峥正在执笔撰写书法,如今有了白纸的出现,以作书娱乐而修身养气成为了现实。薄薄的纸上点缀浓墨:

    末了,一言不发的卫峥执笔而立,旋即众览全文,全诗三百七十二句共计一千五百五十三字。在优美的篆体深受当代人喜爱的情况下,卫峥书写的字体却是隶书体。

    相传是一个奴隶发明了这种精练的文体,所以这种字体被称之为隶体,具体是何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考究,隶体字虽不被官府所采用为官文体,但在民间确是很流行,因为撰写隶体字相对于比之更优美的篆体要容易,这才促成了隶书的在民间越来越流行。

    “真可谓千古至奇之作。”卫峥一览全文而自言感叹的说道,书写的这片长诗名为,赫然便是楚人屈原的大作,当年被楚怀王驱逐,一片待楚赤诚之心的芈原,心中忧愁憔悴。彷徨于川泽之间,游荡在山陵之上,也因此有感而发的作下了一篇又一篇名动千古的文章。

    这便是芈原被逐时的作品之一,而今早已经传入中原,为天下士人所相传拜读。

    就在卫峥欣赏屈原这部大作的时,宫中老内侍前来通报:“禀大王,孟贲率诸位将军求见!”

    卫峥一听顿时收敛了所有欣赏长诗的心情,面色突然平淡无奇,无人能透过他的双目了解他内心在想什么,片刻便道:“知道了,叫孟贲一人觐见。”

    说完便放下毛笔并挥了挥手,宫中侍从飞快的收起笔墨纸砚纷纷退下,殿内只留下卫峥一人,旋即回到了王座之上正襟危坐。不时,便见虎背熊腰的孟贲着戎装大步跨来,到了王座之下便面王拱手:“臣参见王上!”

    “起来再说!”卫峥平和的笑道。孟贲顿时起身,抱拳而道:“臣未经宣召擅离大营,请王上治罪。”

    “未经宣召便离开军营,是什么事让你这么急?”卫峥笑着说道。

    “末将不解,我卫国乃是战胜之国,便与楚国修好,可为何要割让鄢郢之地?此地非但可以为跳板南下楚国,亦可制控北地武关对秦国虎视眈眈,加之鄢郢之地乃富庶之地,如此重地他居辛在朝堂之上但凭一言便要送返楚国,我王又怎可轻言应之?卫楚之战倾举国之力苦战两年,我军将士死伤无数才换来的城池土地,说送便送,臣不解,也心有不平!”说完,怒气冲冲的孟贲大手一拱,抱拳不语。

    “脾气不小啊,你和诸位将军此前入宫,来了多少人?”卫峥不动声色,头也不抬的说道。

    “十个,都是伐楚立下大功的。”孟贲口直心快的说道。

    “穆邯可在其列?”卫峥又问道。

    “叫了!可那小子死活不肯来,末将也拿他没辙。”说道穆邯,孟贲立刻一脸不爽挂在面庞之上,气不打一处来。

    “那么说来,是你孟贲带头前来请命的。”卫峥自言自语,不由得自顾自地点头,心中已经知晓大概,过了片刻便看向了心有不平的孟贲:“此次伐楚之战,你等将士们皆功不可没。然谋国伐交皆为何行之?尔等将士们为何战之?孟贲,可知否?”

    君王问话,孟贲想了想便抱拳道:“那还用说,当然是为我王而战之!”

    卫峥顿时长笑的连连摇头:“无论邦交亦或伐战,其根本在于为国而牟利。有利则动,无利则止,取利之道,有战之法,亦有不战之为。伐楚之时寡人便说过,不会对一城一池有患得患失。就说此次与楚修好之事,把鄢郢之地归还与楚,换来楚王割地之国书,江淮之地从此便成我卫国名正言顺之地,而非兴兵夺来之土,白纸黑字在此,便是楚国将来想抵赖也无可奈何之。舍得舍得,有舍方能有得,我失鄢郢而得三晋同气连枝,唯我马首视瞻。届时,我卫国为刀俎,而天下列国皆为鱼肉,故,其大利仍在卫国,寡人问你,鄢郢可舍否?”

    口舌之争,孟贲怎可能比得过卫峥?一番说辞便让他哑口无言,孟贲左看右看,犹犹豫豫,终是抱拳而道:“末将知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