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计划建宫



    骂归骂,愤怒归愤怒,抗旨不尊是不可能得,谁叫‘胳膊拧不过大腿’。胡涛只好默默接了旨意,望北遥拜。

    送走了宣旨的王德,胡涛独自回到书房。他小心翼翼的打开,书架空档处后侧墙壁里的暗格,拿出其中的小册子。打开册子,胡涛翻看了一会儿,便物归原处了。

    “如此说来是提前了!”胡涛没头没脑的自语道。

    这是为何?原来刚才的小册子竟是本历史纪年,是胡涛凭借自己后世的记忆整理出来的‘预言天书’。胡涛不是史官,做不得那般严谨,不过是时不时想起什么,便往里面添加什么,杂乱的很。但贞观年间的大事件还是很明晰的。

    比如,这次的新宫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居住在长安城北苑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年世已高,监察御史马周上奏请为太上皇新建一座‘以备清暑’的新宫,以求“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

    为表孝心,太宗欣然批准,命人勘寻宫址,择定‘龙首原’。堪舆完毕,浩大的新宫建设正式启动,即大明宫的前身永安宫。’

    ‘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人称龙首原。大明宫正位于此,建成后是为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故而有此一说。

    “虽说这新宫是打着为太上皇尽孝而建,不过建的有些晚了,李渊没守到建成享受的那天就逝世了。而现如今提早了这些年,又是交到了本公子手中,哼哼李大大陛下,您既然要占便宜,本公子又岂能来而不往!您不是要建新宫尽孝吗?放心!本公子一定全力以赴,把此事办的又快又好。让太上皇尽早住上,健健康康的颐养天年”胡涛一边整理思绪,一边心中恶趣的想到,特别是幻想着李大大见李渊的腻歪表情,胡涛开心的笑了。

    笑归笑,事情还得一步步计划,并加以实施。于是胡涛条理清晰的此事分作了,堪舆、设计、施工三步走。

    堪舆:堪,天道;舆,地道。堪舆即风水。做为新宫建设的第一步,即寻址风水宝地之意。如此,此道之高人,袁天罡、李淳风便是不二人选。而近期二人正在蓝田督建观星楼,胡涛之所请,自无不允。说话间,最胜堪舆之术的李淳风便起行而去。让胡涛不得不叹服神棍的执行力之强。

    敲定了堪舆,下一步便是设计。这也简单,胡涛首先想到是宇文薪。他是长安城设计师宇文恺的孙子,如今皇城建新宫,子承祖业,承袭先辈,发扬光大正是美事一桩!同时他熟悉胡涛平日灌输的新建筑工艺,更会调用先进的建筑设备,其施工效率堪称划时代,也正符合胡涛‘快’的想法。

    不过,这大明宫可是史上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之一,而且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史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高。

    宇文薪虽好,可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关键是根据胡涛的后世记忆,其人未曾史上留名。

    于是,胡涛便又想到了阎立本,虽说史书没有记载。但在大明宫营造期间,担任将作大匠一职的人,正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而且,将作大匠正是专门负责皇家工程设计和营造的;由此推断,大明宫的设计者是阎立本。

    胡涛与阎立本一早就熟识,胡涛上门请求,阎立本自无二话,当场应承。如此,阎大神坐镇设计,胡涛始放二心,‘好’之初心终可期亦。

    虽说新宫建设三步走,堪舆、设计两步已初定,可这并不代表三去其二,大头朝下。只因为这第三步,施工,殊为不易。

    施工又分人力,物力两大块。人力不用多说,《劳动改造》在侧,大把的免费战俘劳力可用。虽说‘长洛速路’也是开建在即,也需要大量的劳力;不过今年不光有岭南平僚,还有李道宗平灵州叛乱,都有大把的战俘入账,可以说免费劳力尚无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