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胜利的耻辱-第2/2页





    一句话,问得唐继先可谓是哑口无言,他是单纯的军人,可不代表他脑袋里没有干货,只是因为胜利的突然降临有些兴奋过头,没有深入思考罢了,经柏毅这么一说,唐继先这才反应过来,这其中的利益纠葛可谓是相当复杂。

    柏毅说得没错,其实第二次战役结束以后,入朝参战的志愿军也已十分疲惫,加之战线向南推进至三八线,后行补给线整整拉长两百多公里,急需就地休整,可介于苏联方面在武器装备供应,以及输出工业技术和装备的苛刻。

    中国政府尽管提出无数次抗议,可苏联方面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有时干脆只提供基本规划和产品的技术范本,其他的一概不管,无奈之下,中国的某些所谓的“苏联援助”厂,只能依靠留学西方的专家们,依照美国或欧洲的标准来研发新产品,如此奇怪的景象简直就是对所谓的“苏联援助”莫大的讽刺!

    对此苏联方面也很清楚,不过斯大林却觉得这些已经够了,如果想要再多,中国只能再拿出一些“诚意”,要么把东北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以及旅顺、大连两个不冻港全部划归苏联;要么就在朝鲜与美军死磕到底,否则休想拿到全套的工业化技术援助。

    对于领土主权,中国政府历来寸步不让,同样实现支撑整个民族崛起的工业化之路也不能放弃,哪怕复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也要为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打造出一片无可撼动的基础,于是中国决定,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停止修整,迅速发动第三次战役。

    以烈烈的血肉,向这个世界证明,中国宁肯站着流血不止,也无法坐着接受安于一时的城下之盟,于是一场用血肉之躯换取工业技术的战役便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