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弹(上)(45)-第2/2页





    说实话这些装备柏毅恨不得一夜之间全都弄出来,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曾幻想过,自己能不能再穿回去,把这些装备带回来,然后在投放到朝鲜战场,如此一来我军的伤亡必然会大大减少。

    然而幻想终究是幻想,无法回避的现实终究是要面对,如此众多的装备类型,考验的不仅仅是设计者的智慧与精妙,更多的则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工业基础的检验,而这便是武器装备领域的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有什么样的工业基础,设计什么样的装备。

    如今柏毅面临的工业基础是什么?一些拼装而来的“积木式”机床;为制造50式自动步枪即将耗光的进口钢铁;以及刚刚步入正轨,活计还略显生疏的工人。设备、材料、人才,三个工业的基础要素,他这里才刚刚发芽。

    而他想研制的高射机枪、反坦克火箭筒、榴弹发射器以及狙击步枪和107mm火箭炮,每一个都需要极为复杂的生产工序才能完成,像是参天大树般存在,令他想够都够不到,不说别的,但就一个简单的引信,以目前白云厂的能力就无法生产。

    虽然白云厂能够生产迫击炮弹,但引信却是沈城和旅大等地的军工厂制造,因为只有这两个地方有加工引信的精密机床,白云厂根本没有;再比如说榴弹发射器,虽说工艺并不复杂,低膛压原理也很简单,可问题是无论是铝还是钢,柏毅手上都没有多余的,巧妇无米下锅之下,柏毅也只有脑海中的种种技术原理,无奈的叹息不止。

    所以他只能等,等前不久苏联答应的援助,只要苏联的设备与材料到位,他就可以立即将脑海中的设想变为现实,当然,等待归等待,柏毅也没有真的坐以待毙,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良成果还是有的,这其中一个是改良型反步兵地雷,而另一个则是杀伤增强版手榴弹!



    本章完